一直到了九月份,整個漠北草原小紛爭不斷,但總體上還算安穩,並未出現什麼大的動亂。此時草原各部都將重心放在了防禦即將到來的寒冬之上,就連以往連續不絕的小摩擦,也少了幾分。
今年冬天是個寒冬,不過才九月份,寒冬凜冽的態勢便初顯,連風都比以往刺骨了幾分。即將到來的白毛風幾乎如草原各部頭頂上懸而未決的噩夢一般,不斷刺激著草原牧民脆弱的心底。
一直到現在,阿史那俟利弗和阿史那咄苾二人,並沒有什麼動靜。
自雁門之變,始畢可汗身死之後,東突厥牙帳又遷回了于都斤山。
大自然的生命是最旺盛的,十多年前的一把火,將這片草原燒成了白地。可沒有了人類的干擾,經過時間的變遷,大自然用他鬼斧神工的技藝,又讓這片草原,恢復了勃勃生機。
這裡是整個漠北最好的地方,有山川緊依,又有河流環繞,自當年的匈奴之後的幾千年,甚至一直到元明清時期,這裡都是漠北草原永恆不變的中心。
此時于都斤山附近,主要是義成公主母子的本部。
當初始畢可汗身死,得到好處最多的便是義成公主。義成公主手中本就有近兩萬帳,下轄四個萬騎,差不多兩萬騎兵,是整個東突厥僅次於始畢可汗的勢力。而戰後又收降了大批始畢可汗的舊勢力,招撫了于都斤山附近大批百姓,此時有部民兩萬七千帳,騎兵兩萬五千騎。
而與義成公主相比,勢力最大的阿史那俟利弗也只有七千帳,八千騎,而阿史那咄苾更是隻有四千五百帳,四千餘騎。
二人兵力加起來。尚不到義成公主的一半。所以二人若是想來硬的,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但阿史那咄苾這幾個月也沒有閒著,他一直在算計著如何智取義成公主。
九月十日是突厥人一年一度的會盟之日。
其實往年這一天多在七月底,八月初。主要是八月份入了秋,南方天氣也涼快了,戰馬這時候最是膘肥體壯,而草原也進入到無事的階段,最適合各部南下擄掠,收集過冬的糧食。
本來各部都是各搶各的,但突厥人統一草原後,這南下打草谷也有了組織。幾十萬人先打哪,後打哪,誰為先鋒,誰為合後,都有安排。即使後來東突厥為大隋擊敗,突厥人不敢南下牧馬,那針對周邊各部,尤其是不服突厥管束的鐵勒人,這擄掠也沒少過。
會盟便是一場提前分贓大會。
不過去年始畢可汗身死,大隋進入草原腹地,東突厥也不敢再組織這麼大規模的擄掠了,但是往日的會盟慣例,一時還沒法打破。
今年阿史那咄苾提議會盟,義成公主也打著收攏人心、聚集勢力的目的,因此會盟仍繼續舉行。
不過會盟日期則是被推到了九月份。
族中包括阿史那俟利弗、阿史那執室還有其他不少人以要備白荒為由,拖延來會盟的時間。
義成公主雖然不滿,但阿史那執室算是族中僅存的兩個長老之一,而阿史那俟利弗也是重臣,二人不來,義成公主單獨進行會盟,實在不妥。
畢竟這也是義成公主第一次舉行會盟,是宣示身份、地位和威望的時刻。
所以義成公主只得聽從阿史那咄苾的建議,將時間推到了九月份。她打定了主意,要是九月份還有人不來,天王老子她也不等了。
不過幸好沒出現那樣的事情。
阿史那咄苾將一切佈置的妥妥帖帖的,沒出現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