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衛累個半死,終於趕到藍田,卻發現位於藍田大營的唐軍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從唐軍遺留的痕跡來看,唐軍撤退的很匆忙,除了糧食,什麼都沒帶。而看他們撤退的遺蹤,很顯然,這群人是往秦嶺中撤的。
藍田在兩塬之間,從藍田往西南,仍是黃土臺塬。穿過黃土臺塬到秦嶺餘脈,直線距離不超過四十里。
而看痕跡,唐軍已經撤了至少兩三個時辰,追肯定是追不上了。
黃明遼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內情。
必然是李淵擔心隋軍從側面截擊,提前派人前來藍田大營,通知李琛撤退。
雖然從新豐到藍田大營,五十里的直線距離,盡是群山溝壑,在山中有走百里也有可能。
但若是李淵只派遣幾個擅長山地奔走計程車兵,從小路直奔藍田,提前幾個時辰趕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黃明遼有些可惜,走了李琛一軍,
就在這時,又有斥候來報,在藍田大營西北方向,就是隋軍趕來的路段,兩側發現有唐軍經過的痕跡。
據斥候觀察,沿途經過的唐軍應該沒過去多久,且數量當是不少。
眾人皆是大吃一驚。
難道李淵已經跑到了他們的前頭,提前進入了秦嶺。
黃明遼想了想,很快便將這個念頭給丟了。
雖然黃明遼並不是很熟悉黃土臺塬的地形,但他也清楚,從新豐到藍田,直插黃土臺塬的話,可沒有什麼大道,都是支離破碎的羊腸小道。
而直線距離五十里的兩地,走小道,沒有一百,也得有七八十里地。
小道遠比大道難走。
即使隋軍道遠,但走的是大道,又是不停息的兼程,唐軍絕不可能走到他們的前頭。
這些蹤跡,應當是李淵故布迷陣。
黃明遼又令斥候擴大搜尋範圍,並令士兵沿著藍武道佈防。
等到傍晚,有騎從新豐來。
新豐急報,唐軍突然從黃土臺塬殺出,出新豐以西,直奔長安。
聽到這訊息,所有人都驚得說不出話來。好個李淵小兒,不怕死,還真敢往長安逃。
黃明遼一時簡直不敢置信。
李淵逃往長安,該是死地。這不應該啊,難道李淵準備與隋軍死戰了?可他那折騰這麼多又為了什麼。
不過其他人倒是覺得此事並不是不可能。
眾將皆認為,李淵還在長安有足夠的軍隊和糧食,有家眷和宗族,而且長安政治意義重大,若非不可,李淵絕不捨得放棄長安。
即使長安不可守,李淵從長安西進,也可進入扶風,這沒必要一定進入秦嶺。
“這千年來,秦嶺五道,再加上關西的祁山道,就是所有能南下巴蜀的路。李淵進入秦嶺,除非是肋生雙翼,否則絕難越過秦嶺。所以他逃往長安,乃是最佳選擇,至少能補充足夠的軍隊。”
眾人這麼說,黃明遼還是有疑慮。
“那藍田的軍隊呢?”
“疑兵之計,而且很可能藍田兵不是南下進入秦嶺,而是北上進入黃土臺塬。”
諸將皆傾向於李淵的目標是長安,黃明遼雖心中有些疑慮,但還是決定,出兵長安。只要李淵進入長安,就堵住他西進的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