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天下安康 > 第九十二章 長安之變(八)

第九十二章 長安之變(八) (第1/2頁)

對於起事之事,李幼良還是有些自信的。

李幼良手握長安城三分之一的兵力,實力僅次於李孝基,而且他還實際控制朝廷中樞,這是他最大的本錢。

隋軍兵臨長安之後,李孝基便對長安進行了重新的佈防。

除了徵召全城百姓,還分設了十三城門四預備隊的防禦佈置。其中李孝基本部八千人,分領壓力最重的西面和北面七座城門,還有李孝基本部和武士彠所部預備隊。趙慈景部三千人負責南面三座城門和本部預備隊。李幼良部五千人負責東面三座城門、皇宮和本部預備隊。

李孝基本準備讓自己的部下駐防皇城和宮城,畢竟這裡是城中重地。但一方面,他手中兵力實在不足,七個城門、兩個預備隊分八千人,各處只能分得幾百人,著實捉襟見肘,根本無法再抽調一支部隊了佈防二城了。

另一方面,李孝基雖然是長安守軍主帥,但所部是原來的藍田駐防軍,而李幼良麾下所部才是李淵的元從禁軍。

雖說兩軍同源,但經過幾次擴編、駐防,雙方地位早就相差萬別。

在元從禁軍看來,他們作為唐王親軍,地位崇高,駐防皇城和宮城,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如何甘願為藍田軍移防。

甚至不少人聽得此說法,便開始泱泱地鬧起來。

而李孝基既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擔心貿然調防會引發兩軍的矛盾,遂沒能令自己的部下屯駐長安中樞,最終釀成了慘果。

在李幼良的盤算中,他控制皇城和宮城,只要抓捕了李孝基一眾人,使城中群龍無首,然後再開啟長安城的東門放隋軍入城,這一仗便定矣。

李幼良雖然是獻城,但並沒有完全將自己放在主角位置上,而是準備跟隋軍打輔助。

在李幼良看來,只要自己扣住人,開啟門,剩下的事你們隋軍自己就辦了。

也不是李幼良不想做更大的事情,比如徹底控制長安城,然後再交給隋軍。但他根本沒有這個實力。

李幼良雖然是這支禁軍的主帥,但這六千人,其實都是李淵的老部下,將佐都是從晉陽便跟隨的老人,真會跟他造反的,還真不一定有多少人。

長孫敞一聽李幼良的打算就知道麻煩了。

李幼良的計策本身沒有問題,成功的可能性極大,但李幼良的把希望都寄託在隋軍身上,這問題就大了。隋軍主力並未在長安城外,黃明遼就給了自己兩千餘人,靠這麼點兵力,根本不可能控制長安城。

一旦李孝基或者是其黨羽反撲,很可能會使得長安城得而復失。

而且即使能拿下長安城,兩千人分散開來,也根本無法保證長安城的穩定。長安城是什麼地方,這可是大隋的都城。

一旦整個城池亂了起來,衛公能要自己的命。

所以他需要把長安城交給隋軍,還得是一個安安穩穩的長安城。

長孫敞略一思索,便言道:“郡公之計,的確高明,如此整個長安定完全落入我軍手中。只是我有一事覺得不對,若放隋軍入城,平定城中各處反對力量,到時候這破城的功勞是咱們的還是隋軍的。”

長孫敞當然不敢說黃明遼只給他兩千援兵,無力破城,否則李幼良眼看隋軍人少,直接反水也是可能的。

李幼良的底線便是沒有底線啊。

李幼良一愣,忙說道:“那當然是咱們的,咱們開啟的城啊。若咱們不開啟城,隋軍怎麼進城?”

長孫敞便言道:“道理是沒錯,可是破長安之功,乃滔天之大功,郡公以為,隋軍出了力,到時候會把破城的功勞讓給郡公?”

最新小說: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 血案迷蹤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穿成惡毒後孃,我靠養崽續命 春秋之晉國風雲 逍遙小司吏 一點相思兩世歡 玄幻:女帝姐姐我不想努力了! 瘋妃一心向膳 帶房穿越:反派BOSS幫我還房貸 大唐:從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殿上歡 穿進逃荒遊戲中,我成了全村人的扛把子 明朝海患 大慶極品太子爺 寵弟狂魔遇上病態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