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突然冒出的這個想法,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若這一切都是薛舉故意而為之的計謀,那在前方等待唐軍的,將不言自明。
李世民突然打了一個寒顫,心中忍不住顫抖起來。
不會的,不會的!
李世民不住地勸自己,這不可能,這決不可能。可是越是如此,他便越想此事。直到最後,他連自己也欺騙不了。
老師教過自己,一個出色的將領,決不能缺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不能忽視自己那些細微的想法。
有時候的靈光乍現,是能救命的。
李世民顫抖著掙扎了整整一盞茶的功夫,終於決定,撤退。
現在的自己,敗不起這這一仗。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對一直站在自己面前的柴紹說道:“嗣昌(柴紹字),咱們得撤,我懷疑薛舉在前面有埋伏。”
柴紹聽了大吃一驚道:“元帥!”
李世民抬手打斷了柴紹的話。
“此事不得聲張,傳我命令,全軍暗暗撤退,勿要驚動西秦軍。”
柴紹看著李世民難看的臉,終究沒有說什麼,轉身離開。
李世民兩腿發軟,幾乎站立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就這樣待了好久,李世民才緩過氣來。
李世民終於明白黃明遠說的,為將之人,一言決三軍生死,一身擔萬千家庭,不可不慎。
李世民這一部的主將分別是柴紹、丘行恭和李高遷。
柴紹素與李世民親近,李高遷是李淵嫡系,也堅決執行李世民的命令,至於丘行恭,所部較少,於是軍中,幾乎沒什麼反對,便開始撤退。
夜色之中,唐軍緩緩從剛建好的營帳返回,一路向東。
李世民回望一眼西面,他知道自己這一退,就再也沒有擊敗薛舉的可能了。
李世民在撤退的同時,也向兩翼的劉弘基和竇軌二部傳令,命二人立刻調頭撤離,不得延誤。為了保證二人知曉事情緊急,李世民連續派出五路人馬傳令,更明確要求二人,若不撤退,立斬無赦。
李世民倒是放心劉弘基,可是他很擔心竇軌會違抗命令。
不過李世民不清楚的是,無論是劉弘基還是竇軌,都撤不下來了。
在李高遷和西秦軍大戰南溝的時候,竇軌也率軍在長慶橋和西秦軍交上手。這一路殿後的是薛舉的兒子西秦太子薛仁杲。
薛仁杲魁梧雄壯,驍勇善射,其麾下軍隊,盡是西秦的精銳。
薛舉令薛仁杲屯紮在長慶橋誘敵,薛仁杲有些不滿意。在他看來,將麾下精兵,直趨敵陣,便可破敵,如何還用什麼誘敵的辦法。
薛舉知道兒子的性格,再三嚴令薛仁杲不得浪戰,否則必嚴厲處置,又派遣身邊的親信十多人在薛仁杲身邊監視。
薛仁杲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卻是父親。蓋因薛舉比他更多智,更勇武,也更殘忍。面對父親的命令,薛仁杲不敢違背,只得在長慶橋屯紮了三千餘人,然後將主力後退到牛角溝。
這是薛仁杲為竇軌預設的墳場。
為防止李唐軍隊破圍而出,薛舉乃準備對李唐軍隊,分而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