浿水河口一戰,隋軍大敗。三十多艘主力戰船,只有十三艘逃往朝鮮城方向。至於佔蟬港中的一百多艘運輸船,或被焚燬,或遭俘獲,盡皆覆沒。
百濟人沿著海岸線登陸,趁勢殺入佔蟬城中,本就沒有多少士兵為水師代管的佔蟬城很快便陷落。
噩耗傳來,朝鮮城中文武,啞然失聲。
佔蟬港的水師一直以來都是朝鮮城最後的退路,水師的覆滅意味著隋軍連後路都沒有了,朝鮮城真的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此事對朝鮮城中將士的打擊是無法用言語述說的。一時之間,隋軍之中瀰漫著失敗、低落的氣氛,三軍將士,無不憂慮而迷茫。而原本歸降大隋的高句麗人也產生了搖擺,很多人開始準備尋找退路。
就連穩定的軍中也出現了漢胡對峙的場面,人心開始散了。
很快朝鮮城內物價飛漲,原本安定祥和的城池,彷彿是突然之間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騷亂。有哄抬物價的,有囤積物資的,有四處生事的,有打砸搶燒的······整個城中一片混亂,穩定的秩序在混亂的人心下,蕩然無存。
一座城池內部已經亂了,那離他被攻破也就不遠了。
這種場景也跟黃明離之前處置失措有關。他光考慮從軍事上,隋軍退守朝鮮城勝算更大,但忘了從政治上,一仗不打,一路撤退,對軍心、人心是多大的傷害。
因為三軍將士對郡府失去信任,闔城百姓對軍隊失去信任,所以城中的秩序才會崩潰。
面對亂糟糟的局面,黃明離反應很及時,立刻派兵鎮壓城中的混亂,凡是企圖渾水摸魚之輩直接被當場處死。
如此霹靂手段,立刻驚醒了城中不少之前做著美夢之徒。
城中混亂局面一時得以改觀。
但黃明離很清楚,這只是暫時的。他用強力手段可以壓迫內部,但壓迫不了外部的敵人。一旦當前局勢繼續惡化,甚至敵軍兵臨城下,城中混亂的局面會再度惡化,甚至到時候就不是一群地痞無賴動手了,那些居心叵測的高句麗舊貴族一定不介意在隋軍崩潰的路上推一把手。
“玄齡,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否則不用敵軍打過來,咱們自己就崩潰了。”
黃明離此時已經後悔之前大撤退的決定。隋軍難道沒有遇到過比這更危險的局面嗎?哪一次不是咬著牙挺過來的。
寧可失敗,絕不後退。
“將軍此言何意?”
黃明離一排桌案說道:“現在的局勢,四面烽火,援軍什麼的,都不能再作為依仗。我以為,我軍當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而不是坐等援軍到來。”
房玄齡也覺得之前應對這場戰爭的思路有些問題。不過隋軍的作戰宗旨便是集中兵力破敵,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黃明離大踏步後退他也是同意的。只是誰也沒想到局勢惡化到這種程度。
“將軍準備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