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藍田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藍田 (第1/2頁)

推薦閱讀: 大漢崛起

劉文靜從抓獲的一名俘虜中得知,隋軍援兵已至,有數萬之多,他大吃一驚。雖不清楚隋軍援兵的底細,但數萬援兵,使得他根本不敢出擊,只得選擇堅守。

很快,李建成率部抵達潼關。

李建成本應該早到,只是被位於藍田關的衛文通、李仁政所部牽制。

衛文通、李仁政等人當日從長安城南突圍,因通往潼關的道路為唐軍阻塞,便直奔藍田而去。

藍田是長安東南方向的屏障。而且李淵懷疑衛文通等人帶走了代王楊侑,因此立刻調集軍隊圍攻藍田。

眾人到達藍田後,衛文通建議陰弘仁和駕部郎崔毗伽分別前往洛陽和河北求援,而他和李仁政、敬君弘則留在藍田禦敵。

衛文通認為,李淵佔領長安,必會向四方釋出招撫諭令。而潼關和武關則是李淵東向最重要的道路。一旦他們逃回洛陽,將沿途要地放棄,李淵便可順利衝出武關,衝進南陽盆地,整個河南、荊襄皆在李唐的打擊範圍之內,其勢之大,到時候必定難制。

而且藍田位於長安附近,有一支隋軍在此,李淵必不能忍受。他們先在藍田禦敵,李淵必調集大軍圍剿,如此便可為潼關的屈突大將軍反攻長安爭取時間。

若藍田不可守,他們可以從藍田一路往南退,藍田關,上洛,武關,總不能讓李逆舒服了。

眾人也覺得有理。畢竟他們這幾千人,逃回洛陽,也沒多大意義,還不如佔據藍田,為大隋護住這條要道。

衛文通讓陰弘仁前往東都求援,但他本身並不抱太大希望。聽說現在河南民亂沸騰,東都自顧不暇,哪有餘力救援。所以他才讓崔毗伽前往河北去見衛公。

天下大亂如此,總得衛公來收拾亂局。崔毗伽出身博陵崔家,算起來還是衛公的表舅。

陰弘仁、崔毗伽帶著一眾文官都離開了,只有敬君弘認為自己曾征戰過沙場,表示留下。衛文通和李仁政、敬君弘商量一番,決定也退往藍田關。

藍田一地,雖可拒守,但若是被唐軍包圍,恐不得突圍,不如往南面的藍田關(在今藍田縣城南通往藍橋鎮的山路六郎關處)守禦。

藍田關原名嶢關,北周明帝武成元年遷嶢關於青泥故城(今陝西省藍田縣南7裡)側,改名青泥關。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改名藍田關,以藍田縣為名,又簡稱為藍關。到了大業元年又移置故嶢關。

藍田關是控制藍武道的雄關,恰好位於秦嶺分水嶺附近。藍橋河水流湍急,從旁流過,山高溝深,地勢險要,一關封道,萬夫莫開。同時,還與武關相呼應,互為表裡。

衛文通眼看唐軍洶洶而來,便帶走城中守軍,趕到了藍田關。

藍天關本屬於京兆治下,衛文通持兄長衛玄之令,順利入關,並接掌此地。

從藍田關往南,便是上洛郡。

衛文通自忖僅靠一個藍田關,若無外部援助,是不可能抵抗的了隋軍。若想堅守,必須得到上洛郡的支援。

於是衛文通派人前往上洛郡,他賭太守沒有反水。

上洛郡太守乃是崔君肅。這自然不是一件普通的事,而是黃明遠有意佈置的。黃明遠故意請求裴蘊調崔君肅為上洛郡太守,誰都知道黃明遠與崔君肅不和,旁人還以為黃明遠故意打擊崔君肅。

最新小說: 隋末我為王之白甲起遼東 帝國時代:開局轉生大秦皇子 我劉備,無限召喚復興漢室 景泰舊事 別枝驚侯 將軍府的紈絝小公子 庶不可欺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輕宴涵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 清冷侍衛竟黏上我了 絕世密地 團寵長公主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