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邁祁連擁古城,霜風獵獵卷危旌。一行鴻雁繽紛去,百座沙丘絡繹行。
月下無人修棧道,陣前有馬踏軍營。家園回望多征戍,夢裡猶聞鼓角聲。
從金城關過了黃河,便是河西走廊。
落日灼紅了整個大漠,而天淨的像一塊藍布。萬里長城,如游龍一般,殘垣斷壁,若隱若現。
走在河西的戈壁灘上,一股熱風撲面,你閉眼仰面,觸手可及的,都是歷史的塵土。
自兩漢起,多少健兒從這裡向西出發,一路探尋。又有多少健兒在此,傾灑熱血,護衛家國。
數百年的歷史中,每一處大漠長煙,都述說著可歌可泣的故事。
兩漢在河西走廊設定了漢五郡,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分設的郡縣越來越多,得有十多處。後來大隋省幷州縣,乃將河西設為三郡十縣之地。河西三郡,從西向東,依次為敦煌、張掖和武威。
大業五年統計人口時,河西的在籍人口不到三萬戶。雖然河西真實人口要遠比這多,包括隱戶、遊牧民族等等,但整個河西人口加起來,不比一箇中郡的人口,更不用說同上郡比。
河西荒涼,可見一般。
而越是貧瘠之地,越是英雄豪傑輩出。黃明遠北滅東突厥、西滅吐谷渾之後,河西的外部威脅幾乎消失,穩定了一段時間。但到了大隋末年,亂世將至,天下沸騰,群雄並起,河西大地,亦不甘寂寞。
武威鷹揚府司馬李軌,略知書,有智辯。世為本州豪族,以財富雄於邊疆,喜好賙濟別人,受到鄉人稱讚。他眼看戈壁的金城郡薛舉起兵造反之後,也生出了王霸之心。
於是李軌便邀請同郡的關謹、李贇、安修仁等人商議起兵之事。他對眾人說道:“薛舉殘暴兇悍,今起兵金城,其兵必來侵擾武威。郡吏軟弱膽怯,不足以議大事。今我等應同心盡力,佔據河右,以觀天下變化,豈能束手讓妻子兒女為人所掠呢!”
一眾人紛紛贊同一同舉兵,但到了最後,卻無人敢任首領。
這時李軌便推薦安修仁。
安修仁原為武威郡郡丞,後來因事受彈劾。當時黃明遠身在遼東,鞭長莫及。安修仁失了後臺,自知不敵,便主動請辭,逃得一命。
今日李軌推薦他擔任首領,安修仁立刻請辭。他很清楚李軌召集眾人,便是有意舉事,如何會使首領之位旁落。沒有明著提出來是因為李軌擔心自己只是一個鷹揚司馬,眾人中有好幾個比他官職高,他顯得資歷不夠,但並不是他真不想做這個首領。
至於首先問詢他更是擔心他這個前郡丞會跟他搶奪首領位置。
李軌一見安修仁請辭,心中大喜。
今日一眾人中,俱是武威世家大族。而安修仁擔任過涼州司馬、武威郡丞,影響力最大,若是安修仁跟他爭搶首領之位,他們少不得一番內鬥。
這時李軌的好友曹珍便說道:“我聞知讖書說,李氏當稱王於天下。如今李軌有賢能,這不是天意嗎!”
眾人心知其意,紛紛贊同,於是共同降階拜見以聽命李軌。
眾人商定好起事,便準備攻打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