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時候,人心都是最難測的東西。他會在你輝煌的時候紛至沓來,也會在你落寞的時候一鬨而散。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人心變了,你是你所處的環境變了。
乞乞買利面對隋軍的突襲,想的很好,只要擋住對方開始的攻擊,等到其餘軍隊藉助營寨的地利,組織起陣型,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關鍵的時候,他親自率軍抵擋在第一線,就是為了給諸部做一個表率。
從乞乞買利的表現來說,他是一個好老大。
但乞乞買利這麼認為,其餘各部卻不是這麼看的。
靺鞨六部聯盟之中,慄末部最強,兵力佔到諸部的一半。這次在聯軍之中,佔據了前軍和中軍。而其餘六部,白山部和號室部軍隊為左軍,安車骨部和拂涅部為右軍,伯咄部為後軍,五部的實力加起來和慄末部差不多。
長久以來,對於五部來說,與慄末部的關係很是微妙。五部既要依靠這慄末部抵抗南方的高句麗人,也要相互抱團,防止慄末部將各部給吞併。
尤其是這種大規模聯軍出征的情況下,眾人自然是要防著乞乞買利將諸部當成炮灰。而且現在雙方最大的敵人高句麗已經滅亡,誰知道慄末部會不會見其餘各部失去價值,趁機動手。
因此在一開始生亂的時候,諸部還以為是慄末人突然發難呢。可見這個聯盟之脆弱。
可當眾人發現是隋軍殺入之後,諸部雖然驚慌,反而沒那麼緊張了。只要不是慄末部對他們動手,就還有選擇的餘地。
對於各部來說,現在要麼抵抗,要麼投降,要麼跑。抵抗是不可能的,各部就這麼幾千人,誰敢扔到這種大戰中消耗,或許一場激戰部落軍隊就全死光了。投降也不成,要是以後慄末部報復怎麼辦,所以那就只剩下逃了。
因此面對隋軍,各部不約而同地集結軍隊,向後逃去。各部分在左、右和後軍,逃跑也方便。
號室部首領兀速第一個率先逃跑。
乞乞買利組織親兵去抵抗之時,便分派使者前往各部,督促他們立刻整軍備戰。這次出征,乞乞買利以加強各軍聯絡為由,在各部設定了監軍和使者,透過這些人乞乞買利可以及時掌控各部動向,加強對各部的控制。
各部雖然知道乞乞買利不懷好意,可對這些監軍、使者是敢怒不敢言,唯恐惹得乞乞買利動手。而這些監軍、使者也仗著身後強大的慄末部,肆意搶奪各部族長的權利,甚至爬到了各部族長頭上。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到了生死危急關頭,誰還在意這些監軍。號室部首領兀速下令全軍撤退,軍中的監軍阿教趕忙阻擋。他拉著兀速袖子,不許兀速撤退,並恐嚇道:“若是不準大酋長之命,私自撤軍,大酋長必會重重懲處。”
對於兀速來說,乞乞買利的懲處也是以後的事情了。
而且號室部更靠近黑水部,大不了投奔黑山部便是。於是兀速惡向膽邊生,抽出佩刀,直接捅到監軍阿教的肚子裡,攪了攪,又將對方踹倒。
“去你孃的!”
阿教滿臉不敢置信的死去,號室部一個小部,怎麼敢得罪慄末部。
兀速看也不看死去的阿教,一腳踏過對方,向後而去。至於阿教的手下,立刻便被號室部的人給殺光了。
對於號室部的部眾來說,看他們不順眼不是一天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