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天下安康 > 第七十九章 降而復叛

第七十九章 降而復叛 (第1/2頁)

黃明遠遷行臺於信都郡之後,河北尚有魏郡、武陽郡、汲郡未下。黃明遠在信都理政,便命諸將征伐三郡。

三郡之中,以武陽郡的匪患最為嚴重。

武陽郡也是一個大郡,轄十四個縣,大業五年時有二十一萬戶,是河北大地人口僅次於清河郡的地方。

郡中人口多,世家大族多,百姓賴以為生的土地就少。因此自大業七年開始,武陽郡內民亂不斷,張金稱、格謙、劉霸道、高士達等肆虐河北的大盜都曾在此盤踞。

此時雖然河北有名的大盜,已盡數被誅滅,但武陽郡內,仍有盜匪無數,其盤踞縣城,肆虐鄉里,作亂一方。其中勢力最大的便是武陽郡北部的趙君德和東部的韓進洛,以及西部的張升三部。

黃明遠在平定清河郡之後,便以斛律晟為武陽郡太守,統帥龍驤、控鶴二軍征討武陽郡的盜匪。斛律晟乃和王辯一北一東,分兵前進,斛律晟的北路大軍第一個目標便是趙君德。

趙君德在武陽郡最北面,佔據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等縣。原本其部在一眾盜匪中並不出眾,也不顯眼。如今成為隋軍主要打擊目標,不是他能力多強,或者惡行多昭著,只是因為他的一眾前輩都死光了。

數萬大軍,順著運河向南突進,沿途無所擋者。

眼看隋軍主力襲來,趙君德自知不敵,便有心向隋軍投降。趙君德是館陶趙氏子弟出身,但因為出身偏支,家境貧寒,連飯也吃不上,遂在山中為盜。後來天下大亂,趙君德在趙氏本家的支援下,才奪取了館陶城。

趙君德覺得自己雖然造反,但素來不作惡,也沒有稱孤道寡,本來就不是隋軍必要誅滅的勢力。而且衛公名聲很好,還有不殺降的習慣,像投降的竇建德、呂明星、楊公卿、高開道等人,都被委以重任。自己若是投降隋軍,不求像這些前輩一樣,但無論如何也能混個一官半職,省得在館陶城中提心吊膽。

趙君德沒什麼野心,要不然也不會造反這麼久,連個名號都沒有,更別說稱王稱霸,過過皇帝癮了。

至於趙君德的一眾麾下,更是多以山間的大盜為主,平日裡吃糠咽菜慣了,現在驟然得勢,已是心滿意足,遂支援趙君德的投降。

斛律晟大軍打來,趙君德開門投降。

斛律晟接受了趙君德的投降,還委任其為鷹揚郎將的職位,雖然官職不太高,可趙君德也算是盜匪中少有的直接授予實權職務之人。

趙君德底下一眾人也是搖身一變,成了官軍。

若是按照正常的程式,接下來隋軍將其部改編,趙君德也會像竇建德一樣成為隋軍之中的中層將領,甚至未來成為開國功臣。

但問題是趙君德不是竇建德,他沒有竇建德的遠見和眼光。而趙君德的麾下,也不是一群有用之才,而是一群披著軍裝的地痞流氓。

趙君德部的將領投降隋軍之後,依舊我行我素,做著跟之前一樣的行徑。雖然隋軍向其部宣示了隋軍的軍法,但在他們看來,當兵吃糧,替楊家人打仗,還不許樂呵樂呵了。

趙君德部投降隋軍數日,其部鬧出的案子便有上百例。

很快一件強姦案子來到斛律晟的案頭。

趙君德部跟著隋軍南下,來到大名縣。按照隋軍軍法,各營官兵不得私自出營。隋軍自然是習慣了,但趙君德的麾下卻是難受的很。往常他們在館陶的時候,吃喝嫖賭,什麼不作,還以為當了隋軍能夠更加氣派,誰曾想倒成了聖人了。

最新小說: 阿斗大帝 王妃賢惠過了頭 大唐小侯爺 逍遙小駙馬 穿書後我成了反派的大師姐 重生:我竟然成了武大郎 吾凰萬福金安 宮廷幽處孤芳難自賞 明末假太監 碧海飄香 我家太子甜寵指數超標了 娘子,相公造反啦 閒王他總掐我桃花 綿延夏雨藥香濃 隋末我為王之白甲起遼東 帝國時代:開局轉生大秦皇子 我劉備,無限召喚復興漢室 景泰舊事 別枝驚侯 將軍府的紈絝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