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二日,張須陀率部向金堤關(今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霸王城村北黃河道中)開拔。
金堤關位於通濟渠和黃河交界處,以關置於漢代“金堤”而得名。瓦崗軍控制了這裡,便控制了兩淮入洛的交通命脈,這也是朝廷為什麼急著調張須陀南下滎陽剿匪的原因。
滎陽之兵不堪用,樊子蓋又不想調動東都守軍,整個大河以南,能用的只有張須陀了。
樊子蓋其實還是很喜歡張須陀的,幾次想將他調到洛陽聽用,但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實現。
張須陀算是大隋在黃河以南剿匪各部中唯一一點亮光,這映襯的旁人無比無能。所以憎恨他的,或許比喜歡他的人,要多得多。
張須陀一路北上,其部到達大海寺附近,與金堤關隔著通濟渠相望。
翟讓從前幾次都被張須陀所擊敗,他聽到張須陀來,大為恐懼,打算避開張須陀。這時李密說道:“張須陀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擒也。公但列陳以待,密保為公破之。”
李密知道張須陀是當世名將,打定主意用張須陀的腦袋立起自己的威名。
翟讓這些日子也積聚了一些信心,而且李密不斷地攛掇,他沒有辦法,只得率兵準備交戰。
張須陀部與瓦崗軍戰於大海寺。
戰前張須陀命令羅士信、程咬金二人為前軍,他自領中軍,賈務本統帥後軍,三軍前後呼應。
雖然對面的瓦崗軍列陣十餘萬,但張須陀卻全無絲毫畏懼。
“這個翟讓,看似實力增強了,反而比不得從前。”
張須陀曾和翟讓交手三十餘戰,每戰全勝。不過翟讓也不丟人,雖然連戰連敗,但他在張須陀手上活了下來,還沒覆滅,這就足夠他吹噓一輩子的了。
當前大河以南的諸盜匪,如翟讓一般從張須陀手上全身而退的,幾乎沒有。
此時翟讓雖然看起來兵多,但隊形不整,各部明顯是有多個小團體組成,一看就是新附的盜匪部隊,沒什麼配合。
而且翟讓還作死一般的將騎兵至於陣前,準備和張須陀來場騎兵對決。
於是翟讓便令羅士信率前軍出擊,一舉擊破翟讓主力騎兵,以倒卷珠簾之勢,摧破賊匪。
羅士信得令,長矛一揮,便向對面殺去。
羅士信是個天生的將種,今年才不到十六歲,但已經顯露過人的天賦。大業九年,長白山賊王薄、左才相、孟讓攻打齊郡,張須陀率軍征討。當時羅士信年僅十四歲,請求從軍征戰。張須陀道:“你連穿盔甲都沒力氣,怎能打仗呢?”羅士信大怒,當即身披兩副甲,懸掛兩壺箭,飛身上馬,斬殺敵將。張須陀非常讚賞,許其出戰。
兩年多的時間,羅士信已經成了張須陀手下第一猛將。不過他有個特殊的癖好,他每殺一人就割下鼻子藏好,回軍後常以鼻子的數量報功,因此有個外號叫“割鼻將軍”。
此時八風營發動搶攻,羅士信便率軍衝陣。羅士信雖是主將,但他命程咬金指揮部隊,自己卻作先鋒。羅士信馬快,身後士兵追之不及,一晃神的功夫,羅士信已經策馬殺入賊軍陣中。
只見他長矛左右揮舞,連殺數人,無人能敵。
瓦崗軍一騎將殺來,羅士信鐵矛揮去,對方根本不能擋,長矛便照著脖頸掃過,頭顱早飛出數丈遠。
那頭顱從天上回落下來,正好要掉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