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被突厥人包圍在雁門城的訊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洛陽。
此時洛陽朝廷只有楊昭次子楊倓在此監國。楊倓年幼仁弱,此事對於他來說無異於天崩地裂,因此他心驚膽戰,毫無應對之策。
而因為楊廣將重臣都帶走了,朝中連個重臣都沒有,能拿主意的只有內史侍郎韋津和太府卿元文都二人。
不過二人無論是官職還是資歷,實在不足,根本沒法安定人心。
此時洛陽也沒有什麼可調動的軍隊,河北、河南等地的府兵資源也已經枯竭,於是負責洛陽防禦的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建議,可詔令天下州郡,自行組織軍隊前往雁門勤王。
元文都雖然覺得如此不妥,但也沒有好辦法。
尚書右丞張方翼反對此策,他認為允許各地組織勤王的軍隊,其兵將多是烏合之眾,未必能打得過突厥騎兵,不過是白白送死。而且組建軍隊容易,裁撤軍隊困難。若是允許州郡自行組織軍隊,地方官吏必將因此而大肆擴充軍隊,到時州郡勢力尾大不掉,極易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楊倓本就不敢任事,聽到張方翼說得如此嚴重,更不敢擅自做主。
張方翼建議,可命河北、河南、等地剿匪的官軍北上支援雁門,命各地州郡據城自守。等到天子脫困,再行佈置剿匪之事。
眾人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得聽從張方翼的建議。
訊息很快從洛陽向外擴散,大隋天子楊廣被突厥人包圍在雁門的訊息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全國。
長安、洛陽、江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歡呼雀躍,興奮異常;又有多少人震驚惶恐,日夜悲泣。
仇恨楊廣的人開懷大笑,載歌載舞,就差放一串鞭炮慶祝。而那些大隋的忠臣孝子,則如喪考妣一般,恨不得以身代之。
······
長安,竇府。
自老夥計獨孤整被他那好外甥楊廣弄死後,兔死狐悲的竇抗平日裡低調了許多。不低調不行啊,先是獨孤整,又是李渾、李敏,又有吐萬緒,再加上造反死的元弘嗣一家和楊玄感一家,關隴的老兄弟們所剩無幾啊,誰知道哪天屠刀便降臨到竇抗的頭上。
不過竇抗並不甘心就這麼憋屈的死去。他和楊廣、黃明遠鬥了半輩子,他不甘心就這麼敗了。
可竇抗已經黔驢技窮了。
往常他們還能扶持一些勢力威嚇楊廣,但這些根本不管用。楊廣對於這些賤民的叛亂根本不在乎,他的目光始終盯著關隴世家不放。
正當竇抗有些無計可施的時候,此時一個叫劉文靜的年輕人向他獻了一條借刀殺人的計策,鼓動楊廣北巡塞外,用急於報仇的突厥人來對付楊廣。
竇抗為此付出了一大批的財貨,又費勁心思,迎合天子,鼓動楊廣出巡。
今日聽得楊廣被包圍在雁門,危在旦夕,竇抗不禁欣喜若狂,這一切不費他們苦心孤詣啊。
只要楊廣死了,他們便可在長安重立天子,一切都能迴歸正途,跟以前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