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從安北城撤退之後,始畢可汗便派弟弟拓特勒南下佔據安北城,並以此為封地。
其實史蜀胡悉並不建議突厥接收安北城,安北城對大隋很重要,但對突厥並沒有那麼重要。畢竟突厥人以遊牧為生,佔領土地也不依靠城池。現在急不可耐地去接收隋人留下的城池,反而有可能因此而觸怒大隋。
史蜀胡悉建議始畢可汗暫時廢棄此地,實在不行,你就是燒燬也比佔領強。
可惜始畢可汗並不聽從。
始畢可汗將大隋當做最大的敵人,能夠佔領安北城,相當於狠狠地抽大隋一記耳光,這種機會並不多,他如何能捨得放棄這種酣暢淋漓的快意。
況且東突厥的歷代可汗皆在隋人面前撞得頭破血流,他卻可以從隋人手中奪回失地,這不更說明他遠勝於歷代可汗。
於是始畢可汗將安北城當做了戰利品,耀武揚威地收入囊中,也徹底激怒了大隋。
安北城被東突厥佔領的訊息傳來,朝野內外,一片譁然。
安北城對於大隋的防禦很重要,但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理解這種重要性。他們的憤怒其實不在於失去了一座往日都沒有聽說過的城池,而在於所有人都把東突厥當做大隋豢養的一條柴犬,可現在這條柴犬變成了惡狗,還咬了主人。
大隋失了安北城,是顏面上的大失。
於是朝臣紛紛上奏,請求制裁東突厥。
剛徹底清除了郕公李渾的舊勢力,心思敏感的楊廣還沒有真正安定下來,便得到安北城被突厥人佔領的訊息,心中別提多震怒。
在乾陽殿中,憤怒的楊廣直接便掀了桌子,若不是蘇威、裴矩等人勸阻,楊廣甚至要下令調黃明遠入關,再次出征東突厥。
黃明遠先破東突厥,又滅楊玄感,所向睥睨,看起來大隋天下還穩穩當當的,楊廣此時硬氣的很。
然而其餘眾人都很清楚,此時大隋無力再組織一次出征,況且滅了東突厥,得利的也不是大隋。一眾人等這才冒著觸怒楊廣的危險,將其勸阻下來。
楊廣也清楚北伐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心中壓著怒火沒法發洩,無比鬱悶。
有時候天子的怒火發出來比不發出來好。
幸好裴矩急楊廣之所想,向楊廣建議道,天子可利用天可汗之名頭,再次冊封啟民可汗的諸子。
這一次冊封,是一場全面的冊封。不管這些人接受不接受,都封了爵位。若是能挑動這些人反對始畢可汗最好,即使有人懾於始畢可汗之威,不敢接受,難道潑天的富貴擺在眼前,還能不產生一些野心。
楊廣允之。
於是楊廣下詔:北面可汗阿史那俟利弗加封號為英明可汗,加授安北大都護,節制草原諸部。
這個節制,廣義上包括整個東突厥,始畢可汗也應該受其節制。
冊封啟民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執室為南面可汗,加封號為懷順可汗,加授安北副大都護,同節制草原諸部。
不光給始畢可汗找了俟利弗這個對手,連始畢可汗的叔叔也拉了出來給始畢可汗添堵。
冊封啟民可汗三子阿史那咄苾為歸義小可汗,命建牙帳於獨洛水;五子拓特勒為英義小可汗,命建牙帳于于都斤山;六子阿史那叱吉設為懷義小可汗,命建牙帳於磧口;幼子阿史那維翰為保義小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