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隋軍大營到鳳凰城,二十里的山路上,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
這一路上,高句麗軍隊死命地去逃,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這個時候,眾人一副倉皇失措、失魂落魄的狼狽樣子,哪裡還有一支精銳的模樣。
眾人也不知道在夜色裡跑了多久,此時鳳凰城已經隱隱在望,不少人心中欣喜,他們彷彿立刻便能逃回。
這時兩側山上,一片喧譁,無數軍隊從山上殺了下來,將這些高句麗潰兵給攔住。原來是張文遠提前命令呂會彥和李進兩部,在截殺高句麗軍隊之時,分出一半兵馬,交給呂會彥指揮,向南前進到鳳凰山位置,作為阻擊軍隊預備待命。一旦圍殲趙善仁所部不順,呂會彥便需要率領這支部隊在此打阻擊,防止烏骨城的援軍趕到戰場。
不過沒想到的是,烏骨城的援兵沒有趕到,從北面來到高句麗殘兵竟然先到了。原本這些潰兵不該由呂會彥部解決,可此時呂會彥望著這些潰兵,心道若是放他們南下,這些人便徹底逃脫了。
最後呂會彥下定決心出擊,烏骨城的援軍以後再說,先敗潰兵殲滅。
高句麗軍隊激戰了一日,早就疲憊不堪,此時眾人又累又懼,面對隋軍,哪還有抵抗的心思。不知道是誰先丟下兵器,跪在地上向隋軍請降。
投降這個東西,就跟火一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一個人的投降,很容易便引得無數人的投降。
不一會,除了寥寥無幾的抵抗者,眾人皆伏在地上,抱頭求饒。
呂會彥率部將抵抗者全部殺光,又命人上前繳了這些降兵的武器,然後命人將這些降兵押送回大營。
聽這些降兵書,趙善仁所部已經全軍覆沒。呂會彥心道,若是如此,怕是南面的烏骨城內的高句麗人應該不會再出兵救援了,因此準備返回。
可呂會彥正待回返,突然南線斥候回報,南邊有高句麗軍隊前來,用不了一刻鐘便能到達。
而與此同時,北面張文遠也命人前來傳令,隋軍已經完成了對趙善仁的圍殲,呂會彥立刻率部返回,勿與高句麗主力交戰。
按道理應該受命北返的。
但呂會彥藝高人膽大,他並未趕緊撤退,而是命副將率領五千人押著所有俘虜向北面撤去,自己率領五千人繼續埋伏於兩側山上。
呂會彥猜測,南來救援的高句麗軍隊應該不知道趙善仁所部已經被殲滅,既然如此,他便可趁機設伏。
高句麗軍隊匆匆而來,總不能讓對方大搖大擺的退回去。
此時的高句麗軍隊,的確不知道趙善仁所部已經全軍覆沒。
軍中的溫達,是心急如焚。
趙善仁的求援兵到達烏骨城,已經是夜裡了。此時溫達正焦急地等待趙善仁的情報,沒想到聽到趙善仁全軍遇伏被圍的訊息,宛如晴天霹靂一般,讓溫達久久不能平靜。
溫達當即便準備救援趙善仁。
趙善仁是溫達的嫡系,無論如何都是要救的。
這時溫達麾下參軍禹平仁連忙勸道:“大兄,趙善仁全軍遇伏,這說明隋軍必早有預謀。此時天色已晚,敵暗我明,我軍一旦貿然前去救援,援軍很容易便再次遇伏。到時候形勢難料,一旦為隋軍所趁,我軍危矣,怕是烏骨城也難以守住。”
溫達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