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寫信勸降乙支文德,不過是信手為之,並沒有抱太大希望。若是乙支文德能投降最好,討賊之事能省下大力氣。但若是乙支文德真的誓死不降,對於黃明遠也沒多少影響。有他沒他,都得破賊。而且乙支文德的處境黃明遠很清楚,乙支文德以後怕再也無法領軍了。
六月五日,禁軍右侯衛、右屯衛二軍到達遼東襄平城。
六月十日,黃明遠在襄平城南誓師出征。五日之後,大軍到達鳳凰山山城(今遼寧省鳳城市東南5公里的鳳凰山和高麗山之間)。
鳳凰城和烏骨城隔著鳳凰山相望,是整個烏骨城的門戶。
如其它山城一樣,鳳凰城也是依靠天然山勢所建。城南是以鳳凰、高勾麗(今遼寧省鳳城市高麗山)二山懸崖為壁,其餘三面在山低處和懸崖溝谷之間,用加工的楔型塊石壘砌成堅固的城牆。整個城池約一萬一千步(16公里),城高三丈。城西北部的高臺為制高點,下面有護城河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
整個鳳凰城易守難攻,還有身後的烏骨城相互與之照應,相為掎角之勢。
此時烏骨城的主將是接替乙支文德統帥的高句麗名將溫達,其麾下有近八萬人馬。溫達本人率五萬人屯於烏骨城,而又命大將趙善仁率軍三萬屯駐於鳳凰城。
溫達雖是帝婿,但其本身是從卑微底層一步一步爬起來的,非那些酒囊飯袋可比。自上次出擊木底城失敗之後,溫達這大半年來,不斷地加固鳳凰城和烏骨城的城牆,儲備糧草,訓練兵士,做足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高元之所以敢撤換乙支文德,就是因為有這個堅定保皇派的妹夫可以信重。
黃明遠到達鳳凰城下,仰望這鬱鬱蔥蔥的鳳凰山,心中也滿是焦慮。
隋軍已大致弄清了高句麗人的防禦,可這樣的防禦,本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的人命去填,而溫達又是員悍將,老成持重,輕易不會犯錯,這一仗怕是有得打了。
由於地形位置的影響,整個鳳凰城都建在鳳凰山上,道路崎嶇,連雷霆炮也無法發揮作用。
黃明遠第一日到達山下後,便思索著破城之法,沒有盲目攻擊。但思索了整整一日,始終沒有什麼好辦法。
而且自己麾下的部隊相較溫達並沒有多出多少,就是蟻附攻城,也不佔優勢。
黃明遠做足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在一處高崗之上,紮下大營。又深挖溝渠,高結壁壘,以為守衛。
第二日一早,黃明遠調集三軍,開始向鳳凰城發起攻擊。
黃明遠以安東左、右軍二部,分別從鳳凰城的左、右兩翼出擊,攻打鳳凰城南面的鳳凰山和高句麗山。
鳳凰、烏骨二城依靠鳳凰山、高句麗山相連線,只要攻佔二山,便相當於斷了兩城的聯絡。
而黃明遠自率主力從東面攻城。鳳凰城三面環山,唯有東部地勢平坦,可以進攻。
戰鬥打響之後,滿天的雷霆炮呼嘯雷鳴,照著鳳凰城不斷地轟擊。站在鳳凰山上,能感受到整個山崩地裂之勢。
隋軍對於黃明遠的這種戰法已經很熟悉了,等到炮擊停息,弓弩隊結陣往前,而盾牌手便直往山上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