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底城雖然在遼東腹部位置,但因為地形位置,較之其餘諸城,面積並不大,城牆也不是太高。只是其透過大梁水直通遼東,進退自如,可謂是遼中一顆釘子,攻守雙方,無論是誰佔據此地,都讓對方異常難受。
淵摩訶遠道而來,便將城池團團圍住,命令軍隊日夜攻打木底城。
淵摩訶是高句麗有數的大將,自當初的姜以式、乙支文德以下,中生代第一人。他常年在扶余城對抗北面的靺鞨人,功勳卓著,威名赫赫。其為人悍勇,常赤膊上陣,一騎當先,被稱為“淵金剛”。
淵摩訶之前並未與隋軍交過手,因此對於隋軍的善戰之名頗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隋軍再強,也不過如靺鞨部的披甲兵一般強悍,之前諸軍敗績,不過是各部將領無能導致的,主要是乙支文德和姜以式無能。若是由他統軍,自是手到擒來。
但淵摩訶當頭便撞上了釘子。
高句麗五萬大軍猛攻木底城三日,沒能破城。
淵摩訶大怒,斬殺了兩名攻城主將,親自帶兵衝鋒上陣。一時之間高句麗軍隊士氣大振,一度被地方攻到城頭。
李進將城中的木頭、石塊不要命地往地上砸,又親自帶著預備隊在城頭上與對方交戰,雙方鏖戰一天一夜,李進的預備隊幾乎全部戰死。雙方在城牆上數次來回拉鋸,最終高句麗軍也沒能拿下木底城。
淵摩訶無奈,正準備重整旗鼓,忽然斥候來報,木底城西面發現隋軍援軍數千人,正在向木底城趕來。
淵摩訶聞之大喜,隋軍這數千人,正好趁機擊破之,然後以其震懾城中守軍,則木底城必破。
淵摩訶遂決定兵分兩路,自率一部向西遇過木底城,圍殲隋軍援兵,而另一部則繼續留在木底城下,圍攻城池。
高句麗大將王詮認為大軍連日攻城,疲憊不堪,待修整之後再行拔營,但淵摩訶急著破敵,哪裡肯答應。
六月十五日,淵摩訶乃自率兩萬人馬渡河向西,而留王詮率三萬軍隊留守營地,繼續圍城。
淵摩訶向西北方向繞過木底城,然後向西準備渡過大梁水。大梁水在木底城西北折了一個小的幾字彎,形成一個三面環水的位置。從右側河水往西,算是進入了平原地區。
淵摩訶率部從此渡河,因缺乏渡河船隻,淵摩訶便下令主力輕騎強渡大梁河,而隨後的輜重部隊則被迫留在了河東,只得等待蒐集到足夠的船隻之後,再行渡河。
淵摩訶一路向西,遇到趕來的隋軍,立刻便迎頭痛擊。高句麗軍隊連勝兩陣,隋軍幾乎是潰不成軍,望風而逃。
這時淵摩訶心中對於隋軍更加輕視,認為隋軍是名不副實。
其部繼續向前,終於在一處山崗處追上了潰逃的隋軍。
木底城以西臥虎崗,是附近一帶位置最高的地方。其地山石嶙峋,道路崎嶇陡峭,易守難攻。
此時的淵摩訶見自己將隋軍堵在這裡,心中大喜,忙命軍隊對臥虎崗上的隋軍發起攻擊。
臥虎崗之戰開打。
此時淵摩訶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經完全落入黃明禎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