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在揚州生活的很安穩,有黃維揚帶著她,她也漸漸走出了失去母親的陰影,快樂的成長起來。
很快翻了年,便到了大業二年,而此時楊廣仍然沒有回京的意圖,這讓百官很是恍惚。這好端端的一國天子,老是不在京城待著算什麼事情啊?
不少人因此上書進諫天子,請求天子儘早回京。但楊廣既不答覆也不駁斥,而是對這些勸諫留而不發,不以為意。
或許楊廣心中知道這麼做不對,但那又如何。
正月,東都洛陽建成,楊廣進將作大匠宇文愷為開府儀同三司,又賞了黃明遠上萬匹絹,並正式下聖旨封黃明遠的長女為餘杭縣主,食邑五百戶,實封五十戶。
這件事讓人吃驚也讓人理解,黃明遠,天字第一號的狗腿子,他有什麼封賞都可以理解的,不過一個縣主,有什麼可吃驚的,人家還未斷奶的兒子都封了郡公了。
當然也有人知道了黃明遠長女的事情,竊竊流言,狗苟私語,而黃明遠卻並不以為意。
大家很快便把目光又落到東都落成的事情上,眾人皆心道,既然東都都修好了,那天子也該回家了吧,你不想家大家可都想呢。
但楊廣似乎打定了主意,就是不回京,也不做任何的時間規劃,眾人乾著急就是無可奈何。
······
三月初三,上巳日,女兒節,宣華夫人去世,時年二十九歲。
三月六日,訊息經六百里快急傳到揚州。
與後世宣華夫人豔名滿天下不同,實際上宣華夫人的死很平靜、很無聲無息,一個先帝宮妃的死亡,又如何能夠讓朝堂內外的人所知道。若不是黃明遠與宣華夫人特殊的關係,也不會在意其生死的。
隋文帝楊堅去世後,宣華夫人作為無子的嬪妃遵從妃嬪守節的制度,出居仙都宮,直到去世。
宣華夫人的故事在後世傳得沸沸揚揚,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是以前,黃明遠還會相信楊廣與宣華夫人之間有著不可名狀的故事,但是現在,身在局中,才知道這些事情到底有多麼可笑。
楊廣與宣華夫人的事情,傳得最邪乎的自然是仁壽宮變,而另一件則是楊廣“烝母”。傳說楊堅死後,楊廣派使者送一金盒給宣華夫人,並親自加上簽名封條。宣華夫人收到後很害怕,擔心是楊廣送毒藥來賜死她,於是不敢開啟。使者一直催她,她才開啟盒子,發現裡面放的竟是好幾枚同心結。宣華夫人的侍女們於是都安下心來,認為總算保住了性命。但宣華夫人為此相當不樂,不肯答謝,宮人們逼著她,她終於向使者答謝。當晚,楊廣便和宣華夫人發生關係。之後宣華夫人出居宮外,後又被楊廣召入大興宮。當時楊廣與宣華夫人夜夜笙歌,椒房獨寵,蕭後深感不滿,因此派人羞辱宣華夫人,逼死了她。楊廣後來十分傷感,為其寫下《神傷賦》。
先不說裡面各種漏洞,光這故事編的曲折離奇,蕩氣迴腸,有鼻子有眼的,若不是親身經歷,黃明遠還真信了。
當朝皇帝強收先帝的嬪妃並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畢竟現在剛從最最骯髒的兩晉南北朝時代過來,這都不叫事。但楊堅死後,宣華夫人就在仙都宮守節,楊廣更是很快離開長安,到了洛陽,又前往揚州,二人幾乎都沒有什麼交集,何來私通之說。
甚至楊廣南巡揚州,連南陳皇后沈婺華、廢蜀王楊秀等人全帶了,就是沒有帶宣華夫人,若二人真的有染,楊廣如何將宣華夫人捨棄到仙都宮而不顧。
實際上這些都是李二的誣衊。
而恰恰是李二在殺掉兄長和弟弟之後,強佔嫂嫂,強娶弟妹,才是真的無恥。
楊廣雖然殘暴,但也不是傻子,天下美女何其多也,怎麼會憑白給自己弄一個“烝母”的名聲。
實際上宣華夫人枉當了隋朝兩帝寵妃的虛名,其人不過是楊堅的一個玩物而已。雖然她本人親身投入到奪嫡的大戲之中,卻到死也沒有完成改善家族生存環境的願望。說楊廣愛極了宣華夫人,可楊廣登基之後,宣華夫人的母親陳朝施太妃和嫂子沈氏依然沒有任何加封,一個哥哥也死在了流放地。
實際上後世關於宣華夫人的故事,大都是從其侄女陳婤身上嫁接的,陳婤得寵於楊廣,被封為貴人,隋煬帝才召陳氏子弟盡還京師。59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