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為難之際,梅龍想到的不是為了國家,放棄成見,拼死一搏,反而是趁著隋軍沒有合圍,抓緊後撤。
在梅龍看來,他們不過是乙支文德的消耗品,與其在城下與隋軍血戰,落到一個兵敗身死的結果,還不若此時選擇突圍,還能儲存全軍。
對於梅龍來說,之前的大戰損失慘重,他實在不能再接受另一場大的打擊。家族的地位是體現在實力上的,而這些軍隊就是實力。
至於營寨軍隊撤退之後對白巖城有什麼影響,梅龍根本不在乎,他巴不得乙支文德大敗戰死,好洩心頭之恨。
梅龍為了增強所部實力,便來到前軍,勸說孫祐與他一同撤退。
孫祐聽後大驚,又是大怒。他雖然也看不上乙支文德,但也不會因此廢了國事。今日若撤,白巖城必不保,到時候高句麗便危矣。
任憑梅龍如何勸說,孫祐皆是不為所動,面對梅龍的喋喋不休,到最後他終於怒了,對梅龍怒斥道:“今日君若臨陣脫逃,自請便也,孫祐無能,但也知國存家在的道理。今日孫祐就是戰死,也不會後退。”
孫祐卻是要和梅龍分道揚鑣。
梅龍眼看孫祐油鹽不進,但料到自己一部撤退實在兵力太單薄。
孫祐和梅龍自小一起長大,也算至交好友。但生死時刻,選擇卻截然不同。
此時梅龍惡向膽邊生,眼看帳中只有他和孫祐二人,也不管二人昔日情義,竟然突然拔刀,趁著孫祐不備,一刀將其捅死。
孫祐中刀之後,滿臉不敢相信,最後只聽到梅龍說道:“你也別恨我,怨就怨你自己自尋死路,非得一條路走到底。”
梅龍殺了孫祐之後,便召集其部將宣佈隋軍派人刺殺了孫祐,而乙支文德也和隋軍有聯絡,為了避免全軍覆沒,營寨各部立刻撤退回烏骨城。
眾人皆是大吃一驚,雖然各自半信半疑,但還真沒認為孫祐是被梅龍所殺。孫祐和梅龍也是平壤城一起長大的紈絝,關係莫逆,到了軍中,更是盟友。除非是失心瘋了,誰能想到梅龍會在孫祐營中痛下殺手。
梅龍地位崇高,便迅速掌握了孫祐所部的指揮權,眾人此時也不知所為,便聽從梅龍的命令開始撤退。
梅龍命人用糧草堵塞幾處營寨門,然後點火阻敵,其部則從東面突圍而出。整個高句麗大營一片火海,紅光幾乎燃燒整個天空。
梅龍其部走的很是堅決,即使有被隋軍拖住的部隊也不管不顧。這時候,無論是誰都可以被拋棄。終於在其指揮下,其部往東而去。
黃明遠也沒有想到這守衛高句麗營寨的將領這麼決然,他本來是準備先吃掉外圍營寨,沒想到對方走的這麼急迫,倒是避免了被圍殲的命運。
黃明遠只得命黃明離率領數千騎兵從後尾隨,能夠殲滅對手敵軍只能看運氣。
不過梅龍的離開立刻導致白巖城陷入了危局。隋軍沒了城外營寨的牽制,便可從容地向城頭攻擊。
此時除了歸義左右軍兩部,黃明遠又調遣兩萬多名府兵在後,一同出擊。這時候也別管不想蟻附的事了。
城頭上雙方搏殺慘烈,所靠得就是一口氣硬撐著。不管乙支文德有什麼打算,黃明遠卻是知道自己這口氣撐得住。
隋軍如潮水一般湧上城頭,在每一寸城牆處都來回爭奪。雙方各自都是拼了性命,不敢有絲毫的退縮。
隋軍攻勢越來越急,高句麗軍隊打得也很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