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七章 解圍吳州

第二十七章 解圍吳州 (第1/2頁)

推薦閱讀:

謝異和王褒二人是萬安堂的重要人物,也早就籌謀在江南起事了。

二人在崑山作亂既是預謀已久的,也是計劃之外的。之前起事的時機一直不合適,二人準備也並不充分,可兩個籌謀造反的人也沒有想到於士澄這一通查案下來,直接掀了江南人的桌子,也掀起了江南人的怒氣。

二人見此大喜,便趁機裹挾了大批百姓,製造了這場叛亂。

二人都是當年南陳的吳州刺史蕭瓛的部下。蕭瓛是西梁皇帝蕭巋的第三子,在南陳滅亡之後,拒不降隋,並被吳人擁戴為主。後來宇文述率軍征討,攻破吳州,並生擒了蕭瓛。而謝異和王褒二人也在兵敗之後躲藏民間,幸未被擒獲。

王褒是蕭瓛麾下驍將,有勇力,長於軍事。

謝異是江南有名的術士,“頗知廢興”,在梁、陳之際,他每次預言幾乎都得到了驗證,所以聲名遠揚,深得江南一帶人的敬信。

因此這次二人在江南起事,引得無數人追隨。

二人佔領崑山城之後,便豎起反旗,徵召部隊,響應人數達數萬人之多,二人乃趁勢圍攻吳州城。

吳州刺史劉權也是一員幹臣,雖然手中兵力捉襟見肘,但與吳州驃騎府車騎將軍王增辯二人穩守吳州城。王褒率軍數次攻擊皆不敵,乃頓兵於城下,準備圍困。

十月十八日傍晚,黃明遠所部疾行四百餘里到達吳州城下。

當日解了延陵城之圍後,除了留守部隊,黃明遠將剩餘主力一分為二,以右領左右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水軍和步軍共計八千人,行水路從江南河南下;而黃明遠自率三千精銳騎兵,走陸路向吳州進發。

大軍前進迅速,直指吳州,過州縣而不入,哪怕是遇到叛軍,也只是將其擊潰,並不乘勝追擊。

黃明遠很清楚,吳州是江南的核心。吳州定,江南安;若是吳州被叛匪攻破,必會大大增強叛匪計程車氣,到時候會有更多的人趁機跳出來作亂,江南的動亂也會進一步惡化。

黃明遠並沒有將叛匪放在眼裡,麾下三千騎兵直奔吳州城,此時謝異、王褒二人皆沒有想到隋軍援軍會這麼快到達,因此沒有防備。

黃明遠到了吳州城十餘里之外,頓兵不前。此時隋軍斥候四出,卻一無所獲,黃明遠這才發現叛軍竟然根本沒有對吳州北方的援軍有所防禦。此時隋軍援軍離著吳州城這麼近,對方甚至沒有派遣斥候巡邏。

黃明遠心中大定,乃親率十餘騎向前觀察敵情。

黃明遠登吳州城西北面一處高地,眺望吳州城。雄闊海遞過一個單筒望遠鏡,黃明遠拿著手中,向對面叛軍陣營望去。

只見叛軍雖然人多,盡是烏合之眾,其兵連營數里,人馬糧草相雜,營中是一片混亂,甚至都沒有基本的圍欄做防禦。

而且這些叛軍一心攻城,對於外圍幾乎沒有防備。精銳與炮灰混雜,身後更是兵民都有的大營。這樣的軍隊,哪怕是十萬人在精銳面前,也只能是一觸即潰,根本不足為戰。

黃明遠放下心來,看來叛軍起事尚短,並沒有完成對老百姓初步的整編。

黃明遠乃回到軍中,下令以大將麥鐵杖為先鋒,又命麾下精銳組成鋒矢陣型,直奔叛軍大營衝去。

十餘里的距離,在騎兵全力馳奔之下,幾乎是轉眼就到。

最新小說: 別枝驚侯 將軍府的紈絝小公子 庶不可欺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輕宴涵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 清冷侍衛竟黏上我了 絕世密地 團寵長公主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 血案迷蹤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穿成惡毒後孃,我靠養崽續命 春秋之晉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