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斛律晟率部返回城中,見黃玠得勝,也是高興。他在得勝之後,沒有急著返回達蘭堆,而是選擇尾隨同羅朵兒半夜,本想縋住其軍,終因兵力相差懸殊,不得不返回。
眼看隋軍大獲全勝,斛律晟便勸黃玠追擊同羅朵兒。
同羅朵兒殘部仍有數千人,若是在漠南逡巡日久,將會對漠南的隋軍補給線造成重大威脅。
黃玠也認為如此,乃命辛世雄和元禮率步兵守備達蘭堆城,自引麥鐵杖、錢士雄和斛律晟合兵一處,追擊同羅朵兒而去。
昨夜,同羅朵兒廢了好大功夫,才趕走斛律晟,忙向南救援同羅休哥,等到天明,才在眉間城東三十餘里處遇到了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同羅休哥。同羅朵兒早就料到或許同羅休哥會大敗,但看其現狀,其部幾乎全軍覆沒,同羅休哥也是生死難料,還是兩眼通紅,難掩悲慼。
容不得同羅朵兒過多的傷心,同羅東丹便勸同羅朵兒立刻撤退,否則等到隋軍追兵趕到,他們恐難逃脫。
同羅朵兒急忙率部東撤,準備先返回賽音山。本以為能仗著馬快,快速逃脫,沒想到這兩日天降大雨,敗退的同羅軍在泥濘中艱難跋涉,士氣低落,無復行伍,將領也無法控制。
隋軍連夜趕路,終於在握衍水附近追上了同羅朵兒。
雙方實力相差無幾,同羅朵兒知道若是不能擊退隋軍,被其尾隨東去,全軍必敗。同羅朵兒乃親率大軍渡過握衍水,在河東岸擺下大陣,意圖正面迎敵,又令同羅東丹率一千五百騎於迂迴到握衍水西岸埋伏,意圖伏擊隋軍。
隋軍一路東進,沿途數次遇敵激戰,斬獲不少。等到隋軍主力到達握衍水之後,竟然發現了同羅東丹伏兵。
黃玠遂下令主力猛攻同羅東丹所部,意圖將其全殲於河西岸。
同羅朵兒見情況有變立即下令曳落河大將阿結思渡河出戰救援,阿結思殺入重圍,救出了同羅東丹,並迅速退到河邊,把軍隊分為三陣,背水抵抗。
斛律晟和薛萬述、辛文禮三人分別率數百騎兵,各掩殺一部,雙方在握衍水西岸來回相持。黃玠也親率騎兵主力加入戰場,全力衝擊。
阿結思悍勇無比,頑強抵抗,戰鬥拉鋸了好幾個回合後,終是寡不敵眾,阿結思和同羅東丹抵敵不住,乃且戰且退,率領殘部撤到河東岸和同羅朵兒部會合。
而隋軍斛律晟和薛萬述、辛文禮三人皆是一馬當先,迅速殺過河去。
同羅朵兒親自帶兵接應阿結思,於陣前和隋軍展開了血戰。雙方在河東岸再次混戰,斛律晟摧鋒先入,其餘諸部乘勢掩殺。同羅部騎兵也是不甘示弱,拼死抵抗,雙方皆是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等到下午,黃玠見同羅朵兒所部難以撼動,乃下令撤退。
同羅朵兒也不追趕,其部損失慘重,折損過半,已經無力再戰,因此只得下令繼續向東撤退,以圖後事。
河東岸的黃玠眼看同羅朵兒所部遠遁,也是無可奈何。他奉命戍衛達蘭堆,若是兵力折損嚴重,接下來就不好再守禦城池。
不過斛律晟心中卻是不甘。
豐州眾將皆知黃明遠將同羅部視作心腹大患,今日一戰,同羅部在狼狽潰逃的情況下,尚且有如此戰力,果然不凡。若不能趁此機會削弱其勢力,來日必是豐州軍的大敵。
斛律晟因此向黃玠請戰,請求追擊。黃玠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