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們瞧靈均這馬可夠神氣的,果然是馬如其人啊!”
“哈哈!你們這些大老粗也好意思跟人家靈均比,人家這十幾年看過的書都夠你們家燒一個月柴火了。”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文化人呢!這腦子學東西就是快啊!想當初,我們教他騎馬的時候,還不是兩三天就學會了。”
“行了,有什麼話晚點再說,我們趕緊趕馬上山吧!晚點等太陽出來,這馬兒可就不好趕了。”
“走嘍!上祁連山了!”
“駕!”
“啪!”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一鬨而散,各自騎著馬跑到自己的馬群旁邊追趕起來。
頓時,近千匹馬開始在草原上肆意奔騰,僅僅是馬蹄聲就讓人情不自禁地興奮起來。
他們屬於敕勒川牧場下屬的富場生產大隊下面的生產七隊,總戶數是47戶,加上許靈均的話,那就是48戶人。
基本上每一戶人家都管著十幾二十匹馬,彙集起來就有近千匹馬,每一次趕馬上山,都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出征。
男人們上山放馬,女兒們在家種植,一起組成了祁連山下的人間煙火。
許靈均騎在馬背上,一邊遊刃有餘地趕著馬,一邊看著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草原。
蜿蜒的溪流在草原上流淌,悄悄滋潤著這片土地。
小草芽兒不斷吸收著土壤的養分,使勁往外冒頭,為大地披上了一層新衣。
祁連山素有“萬寶山”之稱,而且山區為冷溼氣候,有利於牧草生長,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帶,分佈有大片草原。
此次,他們的目標就是半山腰上的谷地草原。
相對比山下,山上的草原常年受到雪水的滋潤,比較不受雨水的影響,牧草會更快復甦,是初春季節最好的放牧場所。
他們沿著山谷口,把馬群趕進了山裡,迅速朝著山裡鮮嫩多汁的草原趕去,身後濺起一陣塵煙滾滾。
這時,許靈均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身邊伴隨著千馬一起奔騰是個什麼樣的感覺。
就如同那一首古詩: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真是痛哉快哉!
小半天過後,他們踏過青黃不接的草地,越過起伏不定的山坡,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看到鮮嫩肥美的牧草,馬群漸漸停下了腳步。
為了避免馬群之間發生爭鬥,他們紛紛騎著馬揮舞著馬鞭,把馬群給各自趕到一塊區域。
接著,他們又各自好好叮囑了一番馬群裡的帶頭大哥,讓它乖乖,不要帶著馬群亂跑,而叮囑的方式都很統一,那就是抱著馬頭幫它揉了會脖子。
馬是人類所馴化的動物中最為聰明的動物,而且還會始終對主人保持著極度的忠誠,所以牧民們對馬是非常愛護的。
在安置好各自的馬群之後,他們紛紛騎著馬就近匯聚在一起。
要把這上千匹馬都給安置好,最遠相隔可以達到十幾公里,所以他們雖然是一起上的山,可在放牧的時候,卻不會全部聚在一起,免得不能及時照看到自己馬群的動靜。
按照以往放牧的慣例,在許靈均附近放牧的人裡面,有著郭撇子、李海生、石冬偉、孟大壯、胡忠國他們五個人。
而且,為了照顧他,他們一般都會把聚集的地方定在他放牧的地方,這樣比較方便他照看自己的馬群。
畢竟,要是負責的馬群出現什麼閃失,那可是要背處分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