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鴻鵠書齋的三本“新書”重印,在府城首發。
憑祝威的文筆,在寫文言話本時原本就比呂三昧父女倆佔優勢,哪怕故事性稍微稍微欠缺一些,但也擋不住大家求購的熱情。
當初盜版的印刷質量不好,大家對這三本書將信將疑,如今得到了“官方認證”,當下各位書粉毫不猶豫地掏錢購書,當天就賣掉了全部近一半的書。
而這波新書面市之際,伏襄也公佈了自家書的防盜標識,提醒讀者們注意辨別。
竊書之舉本就於文人所不齒,如此敲山震虎之後,就算還有些人想冒名頂替,也都息了心思。
根據書院裡那幾個學生的資訊渠道得知,徐魯吃了個悶虧,幾日都閉門不出,謝絕一切訪客,他那頭的事情算是就這麼過去了。
至於什麼厘州衛,呂三昧自覺和自家人不是一個世界的,小小老百姓還是少摻和朝廷的事好。
而呂子亮一帖藥下去,祝老頭就醒了,甚至還有了些胃口,知道餓了,找兒子要吃食。
祝威的後顧之憂完全鬆弛下來,差點沒對著呂子亮行大禮、磕響頭,此後更是表態,會死心塌地跟著父女倆繼續寫新書。
如此一來,只剩下最大的敵人:伏家。
兩邊都在比誰沉得住氣。
“其實,就是比誰更會裝王八。”伏襄無奈地道,“都怪這個姓,凡是這家的人,都愛玩一手‘蟄伏’。”
呂三昧輕哼,“他們蟄伏歸他們的,我們只管防範我們的。”
但他們也沒有等很久。
當天下午,伏家派人送來帖子,要伏襄帶著“盛唐舊友”一同回伏家用晚膳,商討書齋的事。
“我去。”呂子亮當仁不讓地道。
“確定他們是‘商討’?”呂三昧看著伏襄難看的表情。
伏襄一下捏緊了信紙,向呂子亮勉強一笑,“亮叔,麻煩你和我、通文一起跑一趟了。”
柳宣拍了拍胸口,“好,我也去。”
三人收拾妥當,不想門外又有人敲門。
燕維安去開了門,然後帶過來一個藥童打扮的少年,向呂子亮恭敬地一行禮。
“呂大夫,昨天說的那位病人今日已經返回府城了,希望您能過去幫忙看看病情。”
呂子亮一拍額頭,“我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
呂三昧疑惑地看他,“爹,怎麼回事?”
呂子亮懊惱地抓著自己的頭髮,“前幾天我不是搭了靜草堂的順風車才來的府城嗎?人家沒收車錢,還一路管我吃喝,只說了一個條件,有個府城的病人希望我去看看,那我就一口答應了嘛。”
真是巧了,都在今天要見呂子亮。
但呂三昧很確定,老爹肯定會先就著靜草堂這邊。
不僅是因為靜草堂和易大夫爺孫的關係,更因為靜草堂的車隊一路照顧了呂子亮,這份恩情是實實在在的,既然答應了人家,那肯定要用實際行動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