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偏要說是假的,那肯定是你掉包了,拿一個假花瓶,把我的真花瓶給換走了!”
少年急切的說道,眼眸已經開始發紅了。店主一聽這話也立馬怒了,憤怒地一拍桌子,指著眼前的少年說道:“你這個人,你不要空口亂說話!什麼叫我把你的寶物給調包了?
明明你的寶物是假的,還要過來誣陷我,反咬我一口?你再這樣我就對你不客氣了!”
店老闆充滿威脅的看著少年,眼裡帶著深深的怒意。少年也毫不示弱地回瞪著店老闆,語氣剛硬的說道:“來呀!你來對我不客氣啊!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對我不客氣,你今天不把真的花瓶還給我,我把你店給砸了!”
兩人互相激烈的呼喊著,眼看矛盾一觸即發,周圍的人連忙往後退了兩步。唯有李天卻往前走了兩步,笑眯眯的看著兩個人。
店鋪老闆看著李天,卻一眼就認出來了,李天是最近文明古董界的青年大師。
“李……天?”
老闆試探著問道,李天輕輕地揮了揮手,笑眯眯的點點頭說道:“唉,低調低調!”
店鋪老闆卻連忙笑眯眯的拍了拍李天的肩膀說道:“榮幸榮幸,在下姓陸,有幸結識,早就聽說古董界最近出現了一個青年大師,年紀輕輕卻能鑑得無數珍寶!今日一見,倒還真是謙虛。”
店老闆一邊說著一邊伸出了手,想和李天握手。
李天這才轉過臉,笑眯眯的看著店老闆伸出了自己的手。兩個人的手在空中晃了晃,店老闆指著青年懷裡抱著的青花瓷瓶說道:“那有勞您幫忙看看這個瓷器,看看是不是他說的那樣。”
李天輕輕的點了點頭,向男子伸出了自己的手,輕聲說道:“在下李天,在鑑寶界有些小名聲,也見過一些大寶物,能否將你這瓷器讓我看看?我幫你們鑑一鑑。”
李天語氣溫和的說道,那青年看了看老闆,又看了看突然出現的李天,眼裡帶著疑惑的問道:“你別是這店老闆請來的託吧?”
一語驚人,周圍的人群裡發出了嗤笑聲。
不少人都指指點點的笑著青年,有一個老者走上來拍了拍青年的肩膀,笑眯眯的說道:“你今天遇上他算是你運氣好,我看你是沒怎麼在古玩界混吧?這可是最近新起的鑑寶大師,在我們古董界很有名聲的。”
那青年看見周圍的人都點了點頭,最終放下了警惕心,把手裡的寶貝交給了李天,眼睛卻依舊不死心的死死的盯著自己的寶貝,生怕李天把自己的寶貝搶走似的。
李天透過異能早就看出了這個瓷器不是什麼大價錢的東西,但還是想看看自己最近學習的成果。
於是輕手輕腳的接過少年手裡的瓷器,認真的看著瓷器的表面,紋路清晰,沒有絲毫暈染。再上手輕輕的撫摸,手感絲滑,帶著些溫潤。
“有些年代感了,確實是宋朝的。凸雕手感絲滑,製作精良,造型極簡,的確是宋朝的風格。”李天仔細的看著瓷器上的紋路,點了點頭說道。
少年的眼裡多了幾分得意,得意揚揚的看著店鋪老闆。
周圍的人群裡傳出來了一陣唏噓聲,有的人看好戲的看著店老闆,有的人卻在底下竊竊私語,不屑的說道:“這開古董店的卻連古董都認不出來,這不虧死嘛,還說人家的古董不值錢。”
店鋪老闆在旁邊聽著人群中的嗤笑卻羞紅了臉,連忙抱歉的看了一眼少年。
“不過……”李天話鋒一轉,輕輕的抬起了頭,定定的,看著少年說道:“你說的也不全對,店鋪老闆說的也沒錯,你這個花瓶確實不值這個價錢。”
一陣唏噓聲從周圍的人群裡再次傳出來了。眾目睽睽的看著李天,李天把花瓶翻了過來。
看著花瓶底部的印章,笑眯眯的輕聲說道:“不要說是店鋪老闆了,就是稍微有些懂古董懂瓷器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不是官窯出來的。”
李天說著把自己手裡的花瓶舉了起來,把花瓶的底部露了出來,眾人這才清楚的看清了底部,底部刻著一個瑞獸,瑞獸中間卻隱隱約約帶著落款。
人群中再次發出了一陣嬉笑聲,幾句話傳進了少年的耳朵:“還官窯傳家寶,還有什麼皇宮侍衛皇帝賞的。這官窯裡要是出現這麼個東西,官窯裡的人恐怕都要受刑了!”
“官窯裡的瓷器一般是供皇家使用的,是不能署名的。你再看上面的圖案,只是一些瑞獸,並沒有龍鳳之類,倘若是按照你說的皇帝賞的,那大概是皇帝用的,上面一定會紋龍蟒之類,但是隻是一些瑞獸。”
“想必一定是民窯裡出來的。”李天收起了剛剛嬉笑的表情,嚴肅的說道。少年在一旁愣了一下,羞愧的低下了頭。
“不過這花瓶倒也值一些錢,畢竟是宋朝的。況且宋朝的民窯也是很厲害的,幾乎可以和官窯媲美了。從這花瓶的紋路風格來看,極有可能是南宋的。”李天輕輕的說道,人群裡卻傳出來了一陣掌聲。
“多謝兄弟出手,要不我可真是錯把珍珠當魚目了,差點有大損失啊!”店鋪老闆羞愧的搖了搖頭,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讚賞的看著李天說道。
李天卻輕輕的揮了揮手,笑眯眯的說道:“文物不過在於觀察罷了,本身就很難觀察到的細節,你們雙方又太急,自然難以達成一致。你看現在和和氣氣的多好。”
李天親切地笑了笑,老闆卻看著少年商量道:“既然這花瓶瓷器是李先生鑑別的,不如價格也讓李先生出,如何?”
一旁的少年連忙信服地點了點頭,看著李天輕聲說道:“感謝大哥出手援助,更要感謝大哥剛剛的介紹。不如就按照店老闆說的,價格由您來定,怎麼樣?”
李天輕輕的點了點頭,再次把瓷器拎了起來,仔仔細細的看著上面的花紋,輕聲說道:“大概值個十幾萬的樣子,畢竟是宋朝的真跡。市面上還是很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