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蕭讓在大殿之上,說出了這個決定。
話一落地,引發的躁動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大王親征,這意味著朝中無人?還是說,國之將危?
所有人都傻眼了,想要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講。
“大王,御駕親征,非同小可,還望三思呀。”
說話的是何拓,蕭讓想過可能會有很多人第一個站出來,但是卻沒有想到會是這個善於哄人開心的傢伙。
“大王三思呀。”
有了他的開頭,其他的人都開始附和。
“大王離京,勢必引起躁動,大王萬請三思呀。”
“臣附議。”
“大王,不可呀。”
有幾個大臣更是動情的流出了眼淚。
“大王,此事真的需要三思呀。”
楚錦航也按耐不住,站出來勸說。
看著眼前這些人的樣子,或許不知他們內心的真實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們這副樣子的真假,但是還是會讓人心裡多了一些觸動。
可他心意已決,哪裡還會再猶豫。
“此事,就這麼定了。”
蕭讓沒有多說什麼,因為他知道,多說無益,只會讓自己內心搖擺不定而已。
“大王。”
久久沒有開口的薛道衡終於還是講話了。
剛才的他,是在觀察百官的態度。現在也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是阻攔大王御駕親征。
如果大王離京,勢必造成朝堂不穩,屆時還會給有心人機會,而到時候一旦戰事失利,那國之亡矣。
蕭讓之所以沒有很快宣佈,也是在看薛道衡。
這人雖說有些賣弄聰明,但是才幹還是有的。
他的意見自己多少還是要考慮,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自己當初之所以想要一個他這樣的人,不就是為了可以共同想些對策嗎?
“嗯。”
“臣覺得,大王有些激進了,不可取呀。”
薛道衡好像是豁出去了,說出了這句大不韙的話。
“嗯?”
蕭讓心說,果然是你,不愧是你,一句話就直接反駁了我。
“自古以來,君王親征,皆是無奈之舉,現今我涇國人才濟濟,何須大王親征?”
薛道衡的話,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都跟著小聲的說著。
“如果孤非要去呢?”
蕭讓心裡想,什麼無奈之舉,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皇帝都是自己騎馬打仗的。明朝的朱棣,清朝的康熙,哪個不是這樣。
“若大王不顧勸阻一意孤行,臣願死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