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
“我是式部,式部莊吾,算是個研究民俗學的作家。”
自稱式部莊吾的男人笑著說道:“番場教授該不會不記得我了吧,之前,我有去過京王理科大學辦過一期講座,與教授欠算是有一面之緣,你莫非不記得了。”
“式部莊吾,這個名字……”
番場宗介突然回想起來。
“難不成式部先生就是那個寫過關於霧神島上的歸還祭典,還為此出過書的那個民俗學者。”
“不敢當。”
式部莊吾微微一笑。
“我其實是個自由撰稿人,只是對民俗學有些興趣,平日會給一些三流雜誌投稿賺些稿費為生罷了。”
“不,據說那本書上過暢銷作品排行榜吧,而且學術界也討論過關於書中記載的海神祭。”
“確實,因為霧神島的祭點比較獨特。”
式部莊吾說起自己的專業一下子來了興致。
“番場教授知道源平合戰中的最後一役壇之浦之戰吧,說起來關門離這座島的位置也並不是很遠,源氏和平氏當初在這裡大戰,那場海戰結束之後,平氏一敗塗地,當時平氏擁有年僅八歲的安德天皇從海上逃亡,最後發現無路可退,安德天皇的祖母二位尼抱著外孫安德天皇,告訴他‘海底下也有帝都’,遂投海自殺身亡……關於這段史聞,都是記錄在《吾妻鏡》和《平家物語》之中。”
“這個我知道,可是,這與這座霧神島有什麼關係?”
番場宗介忍不住反問。
“且聽我說完,關於年僅八歲的安德天皇投海身亡一事,還有一些民間說法,認為當時平氏一族的大將平教經沒有死,而是率殘部百餘人保護年幼的安德天皇從壇之浦逃出昇天,本應投海的安德天皇與弟弟守貞親王互換了身份,平教經帶著安德天皇來到了香川縣東部的一個叫水主村的地方隱居。”
式部莊吾呵呵一笑。
“據說,平教經後來將名字改為舊名國盛,在當地開墾土地經營勢力,意圖東山再起,只是一年後,安德天皇駕崩,平教經只好放棄再興平家的念頭定居終老。”
“我對歷史沒那麼瞭解,不過同型別的故事有聽說過不少,好像在文學和民俗故事中,這種民間傳說被冠以一個名號。”
番場宗介緩緩開口:“是叫‘貴種流離譚’吧?”
“對,這就‘貴種流離譚’。”
式部莊吾點了點頭。
“這算是一種文學型別,在民間故事也時常出現,貴種流離譚一般具備幾種要素,比較常見的就是擁有高貴出身的人,因為某種災禍而流浪異鄉,期間會歷經艱難險阻……”
“那麼霧神島呢?”
番場宗介繼續問了一句。
“難不成……這座島也是?”
“是的,海神祭的來歷,根據島上神社宮司的說法,最初所祭祀的亡者,就是壇之浦陣亡的平氏一族,每到中元時節,亡者的魂魄會與海神一起回到島上,而舉辦儀式是為了追悼海難中死去的亡者。”
式部莊吾淡淡地說:“島上的居民也對這個傳說深信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