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事?”
楊泰合提醒了一下,“準確說,是樂事黃瓜味!”
李程浩登時就有些無語,原來是跟“營養快線”一樣的套路,這怕不是看他們效果好所以跟風了吧?
不過老實說,這薯片他還挺喜歡的,偶爾吃吃不錯。
話說回來,現在代言的都是自己曾經喜歡吃過的東西,以後是不是還會有衣服、鞋子之類地找上門來。
聽他這麼問,楊泰合卻是笑著搖搖頭道:“他們現在還在觀望,畢竟你現在只能算是意外出名——好吧,雖然你之前就出名了,現在應該算是真地‘紅’了吧。”
這段花絮的火爆確實屬於意外,畢竟節目組剛開始也沒有有意的引導和炒作,兩個當事人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
就是楊泰合,明宇他們,也沒有覺得這第一期出來,就一定能夠把李程浩推起來。
按他們的想法,最起碼也得要到節目中段,李程浩才會真正起來。
不過娛樂圈觀眾緣這東西很奇妙的,有的人演了好多電視劇、電影,一說起來有很多作品,曝光率可以說超高,但也未見得就能火、能為大眾所接受和喜愛。
哪怕這人長得很好看,又或者才藝很好、能力很強,但就是觀眾緣不好,怎麼捧都捧不火。
這種例子在娛樂圈一堆,比如於媽有幾位“御用”男女主角就是這樣,長得可以演技也還行,但就是火不起來。
所以坊間才會流傳於媽是非得要證明自己能把人捧紅才會一次一次推他們。
再比如說大甜甜,這個就更不用說了。
而有的人卻能夠一夜爆紅,可能因為一首歌、一部劇、一個角色,然後給人感覺就是突然冒出來的一樣。
像是大甜甜其實又是個很好的例子,而且前後對比差異特別明顯,他演了那麼久的大製作都不溫不火,轉戰電視劇後也就還行,結果今年一部“司藤”突然就讓人Get了。
這其實足以說明,一個人火不火,也不完全看這個人,還得看有沒有到遇到合適的機會,遇到了可能一次就火,沒遇到也許這輩子就那樣了。
就像當初和大甜甜“齊名”的另外兩位,“南易歡”和“唱不紅的莊心妍”,現在就還是不為大眾所熟知。
而李程浩現在就有點兒那個意思,大家都沒想到,就這麼一小段花絮,居然成了第一期節目裡最有綜藝效果的片段,也讓人很輕鬆就Get到了他。
在這個片段裡面,李程浩、奕星,甚至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黃小廚,都將各自的人設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印象深刻。
比如李程浩,就特別像是現在明明疲勞還要強撐的打工人,讓人特別有代入感,而奕星就像是喋喋不休還毫無所覺的“反派上司”,黃小廚當然就是大家夢寐以求但也只能存在於幻想中的“拯救者”。
“如果我也能有一個黃老師”這種話甚至也成為了一個不小流傳度的梗,再加上這整個畫面對比強烈的娛樂效果和真實感,這其實已經具備了能夠流傳的要素。
不過真正要火起來,還是要有一定的運氣因素。
只能說李程浩的運氣很不錯,這其實也是趕上了這一時期,打工人跟“躺平”的熱度還在持續的時候,類似的畫面引起共鳴再引發討論,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B站也轉載了這一段的CUT,直接就上了熱門,儘管評論區一如既往有關於版權的爭議,還有什麼“B站變微博”、“這裡變味了”之類地標準PXJ發言,但也助推了一把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