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眾將離開後,大堂內只剩下呂布、陳宮、許汜三人。
陳宮拱手,笑著說道,“溫侯,棗縣令那邊派人傳來訊息,捐糧的事情,城中的富戶反映的都很積極,很多人都去詢問,捐糧的具體事項。”
聽到這個訊息,想起即將要到手的大批糧食和財物,呂布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做得不錯,這樣一來,至少能解決軍中一部分糧食。”
許汜忽然開口說道,“溫侯,在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呂布微笑著點了點頭,“德顯,這裡又沒有外人,有話你儘管說。”
許汜再次拱手,緩緩說道,“溫侯,在下認為,捐糧食的事情,不應該要的太多,而是應該定一個數量。”
聽到許汜的這一番話,呂布有些詫異的問道,“德顯,不應該是越多越好嗎,難道捐多了,我們還不要嗎?”
許汜點了點頭,“溫侯,有些人之所以踴躍捐獻,就是為了得到官職。
如果不限制數量,就出現了一種情況,那就是,隨捐獻的糧食多,誰就可以做更大的官。”
說到這裡,許汜語氣停頓了一下,苦笑了起來,“如果這些捐糧食的人,有一些真才能,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可是,如果捐獻糧食最多的人,是一個無才無德,而他的官職又最大,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聽到這裡,陳宮心中一動,笑著說道,“所以,你想讓他們捐獻的糧食數量一樣,然後從中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許汜再次拱手,點了點頭,“公臺先生說的對,在下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能捐獻糧食的人家,都是城中的富戶,家中的子弟也有條件識文學字,如果能從中選出真正的人才,既可以補充我們所需,又可以滿足他們的條件,這樣豈不是最好?”
許汜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那是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
家中有一些錢財供他讀書,然後他尋了一個機會投靠呂布,才做到了今天的位置。
他知道自身的情況,也知道有很多人家的子弟,也是和他一樣的情況。
這些人有才能,只是沒有機會而已!
如果按著捐獻糧食的數量,那大家比的就不是才能了,而是比的是財力,這種情況下,想要選出合適的人才,恐怕就不容易了,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
呂布沒有說話,但心中卻在思索許汜所說的這番話。
如果採用原來的辦法,肯定會收穫更多的糧食和錢財,這一點不用質疑。
但如果採用許汜所說的辦法,定下一個捐款的數量,肯定會減少很多的收入。
如果訂一個數量,而這個數量就會讓大家都能捐獻得起。
就算是富戶,也是有高下之別,也就是說,定的這個數量,不能太高,否則,會有很多人捐獻不起。
這樣算下來,損失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很多。
現在軍中缺少糧食,呂布不怕糧食多,就怕少。
但是,許汜說的這番話,倒也有幾分道理,如果真的按照這辦法去做,說不定真的能收穫幾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