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他殺降乃是大不祥,應該判罪!”
“按你這麼說,那以後是不是沒有人敢去抵抗外族侵略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
…
趙桓打著哈欠坐在他的龍椅上,看著兩方人馬爭吵不休,擺了擺手:
“諸位愛卿還請冷靜。”
諸大臣聽到趙桓的話,立刻乖乖的閉上了嘴巴,抬頭不語。
趙桓則是看向八賢王與秦檜:“兩個愛卿有什麼主意?”
“其實,整件事就是由慕容復引起的,當初他要沒有殺死天楓十四郎,也就不會有今日的華亭之戰。”秦檜淡然地說道。
雖然沒有明說,要給慕容復定罪,但話中意思再明顯不過。
八賢王不露聲色的反擊道:“東瀛人常年騷擾我國沿海城市,輕則搶劫殺人,重則滅城毀屍。”
“秦相是認為,若是沒有慕容復他們就不會攻打華庭?”
此話一出,朝堂上的眾臣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站在八賢王這邊的大臣,更是直言道:“秦相的意思是說,我們只能捱揍,不能還手咯。”
秦檜臉色一僵,看向趙桓:“老臣絕非這個意思,還請陛下明鑑。”
趙桓生性懦弱,優柔寡斷,見秦檜都認慫了,轉而看向八賢王:“愛卿,你有何意見?”
“陛下,臣認為慕容復非但無過更是有功,我們應該大獎特獎!”八賢王施禮道。
“嗯,對,對,應該獎勵,那愛卿獎勵他什麼好呢?”趙桓問道。
“臣認為,慕容復帶兵有功,不如就賞他平江府節度使好了。”八賢王說道。
此話一出,朝野再次震動。
就連老謀深算的秦檜也是一愣:“八賢王你沒搞錯吧,他知道江湖雜士,不曾參政。”
“無非是打了一場勝仗,你居然讓陛下,封他為平江府節度使?”
八賢王處世不驚,依舊淡然:
“打了一場勝仗?那我為何沒見秦相手下,有能夠打敗敵人的猛將。”
“據我所知,襄陽就是有一名叫做郭靖的雜士,帶領著一群江湖人士守著。”
“不然恐怕早就被元軍攻破了。”
“我國要不是有這些能人義士守著,恐怕陛下早就該頭疼不已了。”
趙桓一聽,立刻大覺八賢王說得有理:“好,好,愛卿說的極是,這樣,朕做主就封慕容復為平江府節度使,掌管平江府兵馬的排程權。”
八賢王一聽,心中略有惋惜。
光有兵馬卻無糧錢,無疑是被人卡住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