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白貴前去找玉真公主。
李白這首詩,詩中的敬亭山,指的就是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曾在敬亭山中隱居修道。
相比較武惠妃的衰老,玉真公主因為拜了葉法善這個高道為度師,一直誠心修道,年齡儘管比武惠妃還要大個三四歲,但容顏不衰,有若雙十麗人,比往昔,更添三分成熟韻味。
以前,他還以為李太白給玉真公主寫詩,是被迫營業。
直到此時,才知道,李太白沒有寫錯。
少傾,玉真觀。
道觀正門大開,迎接王駕。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還有一眾女冠,在門口等候。
下輦。
有三百多名親衛在旁護衛,搜尋四方,確定沒有刺客。
這些親衛都是精銳邊軍出身,被選拔到了魯王府,護佑白貴的平安。儘管以白貴的修為和武道實力,幾百人的親衛不值一提,但有親衛護送,本就是一種身份象徵和保證。
刻意逞強,沒有必要。
同時有護衛在場,能避開一些小麻煩。
“白道兄,聽說武太后最後一直請你入宮敘舊,你一直推辭……,五日前,在麟德殿的宴席上,太后說自己年老色衰……”
“你都不願意去見她。”
金仙公主見到白貴下輦,美眸微亮,輕笑一聲,遂即開口道。
她和玉真公主儘管是女冠,避世修道。
但怎麼說都是天子的姑姑,皇室宗親,一些宴席還是要前去參與的。
清者自清,她知道白貴和武惠妃之間可是清清白白。
所以,這一番話,是在嘲諷武惠妃。
白貴和武惠妃聯合,篡奪了朝政大權, 她和白貴關係親近, 恨也恨不起來, 而白貴早已卸去了宰相之位,以事實證明自己不貪戀權位,所以她對白貴並無仇怨……, 但心中對武惠妃卻極為不待見。
“太后還是太執著了。”
白貴搖了搖頭。
“算了,不提這點了。持盈, 我聽說, 葉法師最近來到了長安, 如今掛單在玉真觀。所以,我昨日投了拜帖, 是想要見葉法師一面。”
他說道。
以他和兩位公主的關係,投拜帖大可不必,直接前來金仙觀、玉真觀就行。
之所以今日這般大張旗鼓前來, 目的在於拜訪葉法善。
先敬羅衣, 後敬人。
葉法善和他雖然有一定的交情, 但並不熟絡, 直接貿然去見,難免不美。所以投了拜帖在玉真觀, 算是顧全了禮數。
玉真公主,本名李持盈。
“師尊已在觀內等候,還請白道兄移步入內一敘。”
玉真公主轉身, 給白貴引路,邊走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