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還未到門口處,就聽到女學裡面的吵鬧聲,清脆悅耳。
院牆高聳,足有兩人高,像是關閉嚴密的監獄,從外面難以窺視到裡面去。
門房不是男的,而是一個老媽子。
“有勞通傳一聲。”
周元對門子說道。
趁著門子進入女學講堂的空檔,幾人也透過黑漆刷的大門門縫,虛掩著,約有拳頭大小的橫格空間,看到了裡面正在嬉戲打鬧的幾名女學生。
她們雖然玩鬧,但一舉一動,卻很適從,賢淑。應該是女學裡教導的禮儀,和東瀛的女校一樣,都會在女學裡教導如何相夫教子,以及教導烹飪的一些道理。
雅閣女學旁邊是一所報亭。
估計是服務女學生,這裡報亭的人員也是女的。
白貴感覺無趣,走到報亭,開始翻閱這裡的報紙,報紙和新編的雜誌都在最顯眼處擺放著,因為他已經訂過了師範學堂的最新報紙,師範學堂訂的既全又廣,所以目光朝著隱僻處,也是老報紙和雜誌望去。
左右都是打發時間。
拾起一個封面寫著《廣通報》的報紙,上面寫著西曆1897年,上面的報刊的總編輯赫然寫著閆培堂三個大字,他是雅閣女學的校長,這裡報亭賣他創辦的報紙,也算是正常。
而在記者一欄上,卻寫著特邀記者於誘人和御史宋伯魯。報紙挺厚,在背面左下角寫著每份100文錢。
“看來閆校長被迫關閉甘園學堂,恐怕也是另有原因……”
白貴眉宇跳了一下,他也想不到,簡簡單單的一份報紙,後面牽扯的大人物竟然都不少。按照時間點來算,他的學長於誘人跑路也是在擔任這特邀記者的時候……
不錯,他現在所在的師範學堂,也是閆培堂和於誘人上的關中書院。
他隨意翻看了一下報紙。
上面寫著:《論地球香業》、《印度茶葉情形》等幾個大的標題。
裡面介紹著現在清廷的茶葉和香業正在受到印度的茶葉和南洋的香業衝擊,這樣久而久之,國家必定導致缺錢少銀,提出的論點是必須鼓勵民族資本,大肆發展實業。
白貴津津有味的看了一小會,見到門口似乎有了動靜,就將報紙一卷,和報亭結賬,老舊報紙是不怎麼值錢的,便宜了不少,一沓也只要了二十文錢。
報紙和雜誌的單價便宜,也是相對而言的。張月平先生畫三毛流浪記的是時候,在裡面說三毛賣一份報紙是四個銅板,賣兩份報紙,能便宜一些,是七個銅板。
七個銅板,省著吃,能夠供一家幾口吃上幾天。最繁華的滬市,一碗陽春麵也才兩個銅板左右。
在民國時,報紙上面的廣告版面才會逐漸增加。清末,報紙上面廣告並不多。所以一份報紙的單價也是極為不菲,至少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起的。
四書五經因為自古以來的印發量巨大,雕版印刷極為嫻熟,內容固定,所以可以將一套四書五經的售價壓到極低。
一般來說,雕版印刷的價格是比活字印刷便宜的。
此時的報刊大多采用手工鉛活字排版,不同後世的印表機,價格昂貴也情有可原。
“這只是訂購一期的報紙!”
見到白貴遲疑,齋夫也見怪不怪的笑了一下,溫和的說道。
三枚銀元在這時也不是一筆小錢了。
“若是囊中暫且羞澀,這錢也不打緊,我這裡也有幾分幫工的活計,我可以給你介紹,訂購報紙的費用也可減免……”
齋夫說道。
如他們這種高等學堂,一般是不缺錢的,缺的也是大錢,一些救助學生的小錢是不缺的。不過報紙訂購費用畢竟昂貴,也只有在書院做幫工才能減免。另外,如他們這些書院訂購報紙,也是大批次採購,有一定的議價能力。
他知道白貴過來是免去了一年學費的。
單看穿著,也不像是富家子弟。
“不缺!不缺!”
白貴從褡褳中摸出三枚龍洋,這是去當鋪兌換的。
現在省城大多數地方都用銀元,以前的銀兩有些不方便了,尤其是高等學堂這種新式地方,會嫌收銀兩麻煩,還要稱重。所以每月的學費也是需學生兌換成銀元之後,再去齋舍繳納。
因此他來到省城後,將隨身攜帶的銀兩,去臨近的當鋪兌換成了銀元。
後世銀價便宜,他隨意拿一枚銀元去後世兌換白銀,一來二去,手上的銀元也就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