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當兵的也沒那麼多問題,各部立刻執行命令。
倉庫方向,越靠近倉庫工蜂就越多,很多部隊直到現在依舊與蜂群激戰,根本無法脫離戰鬥,更不用說靠近目標。
倒是距離遠一些的部隊,迅速向倉庫方向轉進。
還有一些距離更遠的部隊,他們很難在十分鐘內趕到倉庫,可在明知不可能的情況下,依然第一時間出發,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全速行軍,唯一的要求就是及時抵達進攻位置。
戰士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如同江河流入大海,向物資倉庫匯聚。
空港方向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表面上沒有任何異常,可在敵人難以監控的地下,不知道多少戰士成群結隊穿過下水道,悄悄包圍空港。
就連徐振等人,也都離開船塢,全速趕往空港。
徐振陸續接到倉庫方向的就位報告,十分鐘後,還有不少部隊仍在趕往倉庫的途中,但時間不等人,徐振臨時任命了一個現場指揮官,按時下達進攻命令。
倉庫方向頓時槍聲大作,爆炸聲此起彼伏,一副不打下來絕不罷休的姿態。
然而徐振給這個方向的命令並不是一舉拿下物資倉庫,而是發起大規模佯攻,聲勢做的越足越好,盡最大努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十分鐘內達不到預期效果,所有人必須無條件撤入地下,為此,部隊還沒發起進攻,就有一批人安排好了撤退的路線。
說穿了還是聲東擊西的老一套,打算把空港方向的蜂群調動起來。
這個時候,徐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倉庫方向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那沒什麼好說的,按計劃執行就完了。
反之,若是敵人對倉庫的危局視而不見,徐振就得考慮考慮,到底要不要冒險發起進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實在不行,還可以撤出鐵巖,重整旗鼓後再打回來。
倉庫方向的戰鬥異常激烈,開戰後仍有部隊不斷抵達,而且都是立刻投入戰鬥,敵人損失的工蜂越來越多,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然而空港方向的敵人始終不為所動,很明顯,敵人也知道哪邊輕哪邊重,絕不會丟了西瓜撿芝麻。
這下徐振可有點吃不住勁了。
他沒走地下通道,又有動力裝甲的加成,所以速度非常快,這時已經趕到了空港附近。
按說,敵人早該發現他的行蹤,可對方就像沒看見一樣,所有工蜂全都守在空港附近,死死守住飛船。
十分鐘轉眼就到了,雷霆號再次發來提醒,敵人馬上就到!
徐振立即命令倉庫方向的部隊撤出戰鬥,可空港方向卻讓他犯了難。
打吧,沒勝利的希望;撤吧,已經受了挫折計程車氣會不會再受打擊?
他這個指揮員原本就是撿來了,有沒有權威倒不重要,可一旦士氣沒了,再想發起反擊可就難了!
他隱約記得一句古話:氣可鼓而不可洩!
就算空港打不下來,至少也是在己方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發起過反攻了,哪怕失敗哪怕犧牲,至少嘗試過了,不管怎麼看,對士氣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要是不打就撤下來,戰士們會怎麼想?老百姓又會怎麼看?
想到這裡,徐振把心一橫:沒說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