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猜對了,”張謙拿起茶杯遮住了笑意,卻沒有喝一口,轉而放下了茶杯站起。
“現在,可以前往拜見李牧大人了,急躁是做不了事的。”
但這時的老張卻已經不急著走了,拉住他的手,求知慾滿臉的問道:
“你是如何得知?”
張謙聞言挑挑眉頭,不動聲色的坐下,說道:
“父親雖然隱瞞的很好,也從不告訴我您在軍中的事情,不過您留下的痕跡太明顯了。
首先是鏢局的錢糧,我每月對賬一次,卻發現常有支出購買大量糧草的事情,請問這些糧草去哪裡了呢?”
“我當然是拿出去施糧於城外了。”老張梗著脖子說道,顯然並不服氣。
張謙攤開手,笑了笑,“如果不來邊境,我或許會相信你這平日的說辭,城外確實多少糧都吞的下。
不過知道了有多少粥棚,而寨子裡卻又有種糧,拳養雞還有豬的話,倒是每年都有糧食不翼而飛。”
張謙看著父親沉默不說話了,點頭,“看來是我猜對了,但這不是關鍵,一般人也想不到那裡去。
最關鍵的是父親您曾經參過軍,以您的歲數必定參加過長平之戰,但是據我所知,長平之戰埋葬了不知道多少趙國計程車卒,活著的地十不存一,而您卻並沒有死在那場戰爭。”
老張低下頭去,不讓兒子看到自己的臉色,耳邊就聽到他繼續說著。
“您應該沒有參加那場戰爭,以您的個性不可能不參加!以士兵的身份也不可能不去參戰。
而您的確沒去,能夠壓著您的個性,必然是您尊敬的人,應該是您的上頭,而能夠不讓你去參戰的。
只有我們要去的絨邊部隊,往大了猜,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牧了,您的臉色告訴我,我猜對了。”
張謙並不知道老父想的什麼,看到他低下頭去,一副受教的模樣,滿意點頭。
不知為何,身在戰國,老有一種在眾人面前誇誇而談的衝動,看著一個,或者一群人,在你的面前懵懂不懂,只能應和的時候,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爽感。
或許這就是戰國多謀士的原因。
“唉,沒有參加長平之戰是我後悔一輩子的事情,兒子,你不當謀士真的可惜了,還挺會猜。”
張謙的笑意收攏,皺著眉,“老張,你說歸說,解腰帶幹什麼?”
“老子手癢,不能解一下腰帶嗎?”
“砰。”
後面的話張謙沒聽清,真氣一發,從窗邊跳下。
……
不久,兩匹快馬衝出了小城,往著更危險的邊境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