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摸了摸口袋,摸出一根菸,審稿抽菸已經成了他很多年的性格,煙茶成了這一行的標配。
知音雜誌之所以能一路銷量爆紅,原因無非抓住了群眾的好奇心和偷窺心裡。
如何在眾多稿件中選出這類稿件,這也算一個技術活,如果秦河投稿給讀者雜誌的稿件,投給知音雜誌,那百分百會被拒稿,因為風格改變不符合。
而知音雜誌要的風格,秦河很清楚,所以也精心寫了十幾篇絕對讓編輯們眼前一亮的文章。
其實寫起知音體的文章,秦河更加得心應手,因為只要回憶起知乎那些點贊幾千幾萬的知乎故事,再把裡面的角色換了,似真似假,真真假假,如果不去調查,是絕對看不出來的。
而且知乎那些點贊過萬的狗血故事,可不是知音體可比的。
雖然知音風格很明顯,而且每期投稿的稿件也超級多,但是從裡面選出合適的稿件,確實不容易,因為這個年代的人想象力還是不夠。
很多讀者看了知音故事,都想把自己的那點雞皮蒜毛的狗血故事寫上投稿,這些故事雖然也是恩怨情仇,兇殺之類的故事,甚至還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但是大多投稿的都是直接把事情簡單描述一遍就投稿了,結果編輯一看。
標題是,我知道一件兇命案,內容是:某年某月,我小區發生一件兇x案,聽說是情x,夫妻倆打架,丈夫錯手x死老婆。
簡簡單單幾百字就把事情說完了,這種稿件,怎麼可能入了編輯們的法眼?
有經驗的投稿作品應該是,標題就是:高學歷博士偷情被抓,震怒之下怒殺十八歲嬌妻!
至於內容,自然是得把老公老婆各種心理反應描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人震驚,憤怒,悲傷。
這樣才能吸引吃瓜群眾。
老崔面無表情地抽著煙,一封封信看過去。
今天本來心情不好,稿件內容更加是狗屎,很多如同小學生作文一樣的稿件看得老崔牙疼。
老崔煙盒裡面的煙漸漸減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老崔猛然坐直身子,終於眼前出現一封讓他有些感興趣的投稿了。
這封厚厚稿件,第一篇文章就把他吸引住了。
主人公是一個刑偵警察,親身經歷過的一件案子,裡面的角色有老闆,女明星,女富豪,有血案,還有出軌仇殺,所有的恩怨情仇,這篇文章裡面竟然都包括。
甚至文章結尾,還留了後續,留下懸疑,因為這件案子裡面,殺人兇手最後自殺在監獄,留下一個名字。
而這個名字是從文章開始就出現過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從一開始就是以好人的形象出現的,自始至終,都和案件沒有任何關係。
而到了結尾,這個兇手留下他的名字,彷彿是一團迷霧讓人慾罷不能,因為很多自以為是的聰明人仔細再看這篇文章,就會發現,這個好人雖然和案件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案件中,很多關鍵人物都和這個好人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甚至還有一個線索都是因為這個人的出現,才引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