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使君要徵辟大掌櫃?”
眾人聞言,面面相窺。
“此事並不知好壞,但是既然陶使君的詔令已至,我也逃不開了!”糜竺眸光劃過一抹精芒:“商行的事情我會處理好,但是最近你們吩咐下去,商行一切事物都要低調,我們商賈,向來就是一些人眼中的肥肉,我不想商行成為那些人的目標!”
“是!”
眾人點頭。
……………………
……
明侯府,南書房。
牧景跪坐首位之上,側位自然是明侯府主簿劉勁,在下之乃是東曹主事和西曹主事。
東西兩曹的司部,乃是南書房重中之中。
東曹主事,名為秦頌,字衡父。
秦衡父今歲已有四十出頭了,他是寒門出身,當初在朝廷之上,可是貴為六百石秩序的九卿部臣,後來牧黨鼎盛,他算是比較早投靠牧黨的一員。
歷經牧山戰死,逃過西涼軍的爪牙,成為了牧黨在朝廷上存活下來為數不多的餘孽之一。
後來又追隨牧景南下,一路上腥風血雨都套過來了,絕對是算得上是明侯府的元老嫡系級別的任務,如今唯明侯府麾下東曹主事,秩俸三百石。
而西曹主事,鮑蘇,鮑忠林。
太學子弟,蔡邕的弟子,跟著蔡邕而投誠牧黨,曾經官至少府衙的從事掾屬,為蔡邕馬首是瞻,蔡邕任尚書之後,緊隨蔡邕,調遣入尚書省。
後來蔡邕跟著牧景南下,他帶著家小,舉家隨著蔡邕南下。
但是他的性格倒是比蔡邕更加開明,在朝廷一把火被牧景給燒了之後,他就已經熄滅了漢臣之心,一心有從龍之念,對明侯府盡忠盡心。
牧景的眸光略過了劉勁之後,斜睨了一眼兩人,神色頗為平靜,開口說道:“忠林,招標之事,籌備如何?”
他今天來南書房,就是商討此事的。
眼看各路商賈紛紛至漢中,計劃必須提上來了。
“稟報主公,之前我們已經做出了計劃!”
鮑蘇拱手,稟報說道:“但是蘇看到了不少商賈撲面而來,所以與主簿大人商討之後,認為可以提升一下,如今計劃已經重做,需要時間!”
“說說你的初步計劃!”
牧景沉聲的道。
“諾!”
鮑蘇點頭,開始詳細的說道:“主公,這一次一共是四條馳道,但是我們計劃,暫時放出兩條馳道的修建!”
“為什麼?”
牧景問。
“主公,此乃我做出的決定!”劉勁回答:“我怕計劃太大,會壓垮明侯府的運作,雖說這一次修建馳道的計劃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始終是冒險,屬下認為,謹慎為上!”
“兩條,哪兩條?”
牧景聞言倒是沒說什麼,修路還是要修的,但是劉勁的顧慮沒錯,他以後世那種高速路的收費規模來建立這個時代的馳道,能不能成,還真的未必,謹慎一點也好。
“東山馳道,漢水馳道!”
鮑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