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太師。”一日後,聞仲率軍抵達澠池之外,奇計親自出城恭迎。
“侯爺免禮。”聞仲客氣的下了墨麒麟,“如今你貴為一國之君,本帥當不起。”
“沒有太師,哪有本侯的今日!”奇計說道,“雖然不知太師緣何至此,但入城稍歇是必須的。”
“今次怕是不能了。”聞仲說道,“來件君侯只想問問,那黃飛虎是否路過澠池?”
“太師玩笑了,武成王鎮守朝歌,豈會來澠池?”奇計故作不知。
“本帥沒有和你玩笑,”聞仲沉聲道,“因為某些變故,那黃飛虎叛出朝歌,往西岐去了。本帥至此,就是想將其追回,免得釀成大禍。”
“末將的確未見武成王經過。”奇計說道。
“或者他是知道君侯的厲害,故意繞道而行,這樣的話,應該走不遠。”聞仲沉思,“本帥就告辭了,待追回黃飛虎,再來與君侯敘舊。”
“太師要走,本侯不敢挽留,”奇計道,“只是想問一句,我那兄長在太師麾下表現如何?”
“張氏一門,接連出現兩位大才,著實令人羨慕。”聞仲笑道,“若非令兄,本帥未必能這麼快得勝歸來。”
“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現在軍中悍將,他只用了不到一年,君侯大可放心。”
“很快大軍還朝,張奎將軍便能回澠池了。”
“多謝太師照應。”奇計謝道。
“這是你們的本事,本帥只是順水推舟罷了。”聞仲說道,“唯願將來大商有難之時,君侯可以援手一二。”
“太師放心,本侯必不負大商。”奇計慨然道。
不負大商,是因為奇計有任務要保全成湯江山。
但不負大商,可沒有說對紂王死忠,聲名狼藉的紂王,不再適合延續成湯江山。
這就是奇計思來想去後的初步打算,為此他需要給積蓄力量。
一城之地太過狹小,他的目光投向了北地。
唯有把北地握在手中,才能與西岐抗衡。
但這話是不能對聞仲說的。
或者說聞仲活著的時候,都不能露出這苗頭。
聞仲可不像黃飛虎有軟肋,他為了大商努力了數十年,甚至耽擱了修行,把截教好友拉入旋渦也在所不惜,對紂王比親兒子還親,是絕不會放棄紂王的,哪怕付出生命。
而且他若是不死,封神榜上不填個七七八八,十二金仙不回山閉關,奇計可沒有信心在闡教的全力支援下掀翻西岐。
……
聞仲離開,奇計先是回城,然後以修煉為名閉關,人卻悄悄找到黃飛虎的一行,落到一個山頂。
為了幫黃飛虎逃離,闡教這次可是出了大力,清虛道德真君親自出馬,以靈寶混元幡裝了黃飛虎一行,移出包圍圈,藏到僻靜之所,讓奉命堵截的青龍關張桂芳、佳夢關魔家四將、臨潼關張鳳三人都沒有發現黃飛虎的蹤跡。
但聞仲認定黃飛虎走不遠,派人尋找,清虛道德真君又以神砂化作兵馬殺向朝歌,讓聞仲以為黃飛虎出其不意,回師攻打朝歌,於是急匆匆離開去阻撓。
聞仲只有天仙境,無法識破太乙境的清虛道德真君的法術,待聞仲離開後,清虛道德真君才收了混元幡的遮掩,黃飛虎立即上路,趕往臨潼關。
不怪清虛道德真君費心,他在黃天化三歲的時候,就一個招呼不大把人帶走,致人父子十餘年骨肉分別,可不得上心。
仙人講究因果,他拐走了黃天化,是欠了黃飛虎的人情,那就必須得還上,不然修為就難有進境。
更別說他收黃天化為徒,本身還有為自己擋殺劫的意思,本來就理虧。
等聞仲回到朝歌,才發現是虛驚一場,但此時卻再也無法離開。
之前去追黃飛虎,是剛剛返回朝歌,尚未進城就聽聞此事,還可以說事發突然,來不及請示。這次再回來,朝中文武都盼著他趕緊整肅朝綱,當然不願再讓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