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離開杭州再往南,算是脫離了金山寺的庇護地域,盜匪橫行,妖孽滋生,除了城裡還有點生氣,郊外一片哀鴻。
自己都吃不起飯了,那還有餘力去佈施。
秉承佛家宗義,奇計一路步行,他是渡劫期的修士,數月不食也無礙,走路更是尋常。
一路之上,他埋葬過無數荒野曝屍,曾把最後半塊麵餅送給飢腸轆轆的孩童,化身過怒目金剛清剿攔路劫掠肆意殺人的山匪,度化過以妖術引誘凡人吸食陽氣的妖狐……
一顆悲憫之心被無限放大。
錯覺,還是功法的作用?
奇計不知曉,但心頭的怒火卻越來越甚!
……
從杭州到金華距離不遠,他卻走了三年的時間,才進入金華境內。
連番的遭遇,讓他連去見聶小倩的心思都淡了。
然事情往往就是這麼巧,他忘記的南下初衷,又被別人勾起。
這一日,奇計照例不行在小路上,後方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大師留步,學生有事相詢!”
奇計頓足,回頭,一個揹著書箱的年輕書生映入眼簾。
“阿彌陀佛,檀越有何見教。”奇計待其近前,出聲問道。
這種裝束的書生,他不止一次見過,不過多是結伴而行,單獨出行的並不多。
“大師,在下寧採臣,來自杭州,敢問大師,這裡可是金華?”書生行禮後道。
“寧採臣!”奇計心裡一動,這幾年的種種湧上心頭,也終於想起了自己的目的。
“還是心境修為不到家!”奇計心道。
否則的話,他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豈會因這幾年的遭遇而內心蒙塵?
佛偈一語警醒世人,無意中心境又得到一次昇華。
以後要多讀點修身養性的書了。
“大師,您沒事吧?”寧採臣見奇計呆立不動,又問道。
“哦,小僧無事。”奇計回過神來,“這裡的確已經是金華地界。”
“太好了,還好沒走錯方向。”寧採臣喜上眉梢,“大師可知道郭北縣是往哪條路?”
“檀越,這個小僧卻是不知了,小僧亦是從杭州而來,第一次來金華。”奇計說道。
“啊,敢問大師法號,在杭州哪處寶剎修行?”寧採臣不以為意,以為遇到了老鄉,又問道。
“小僧本在金山寺修行,三年前途經杭州,自杭州而來金華。”奇計說道。
“大師,從杭州到這裡,您不會是走了三年吧?”寧採臣驚訝的問道。
“正是如此。”奇計點頭。
“那您這還真是挺慢的,”寧採臣道,“大師,既然如此,您就慢慢走吧,小生趕時間去郭北縣收賬。”
“檀越自便,有緣自會再見。”奇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