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大漢發生百年未見之起義,太平道首領張角以符水施恩天下,自號天公將軍,號召百姓造反,一時間八州共起,應者雲集。
這其中,猶以兗州、豫州、冀州黃巾興盛,大有聯合起來圍攻帝都洛陽之勢。
大漢到了中興以來最危急的時刻。
在這關鍵時候,一向對宦官言聽計從的大漢皇帝劉宏,終於接納了士人的建議,重新起復黨人,以何進為大將軍,屯八關以備黃巾,召邊軍入帝國腹心以平亂。
歷時八個月,最終平定了黃巾起義,發張角之棺以戮屍,斬其弟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屠戮黃巾反賊無數。
一時間哀鴻遍野,大漢再不復之前的盛世景象。
十二月,天子劉宏改元中平。
……
雪已經下了很久,路面積雪半尺。
瑞雪兆豐年,但這場學,卻無疑加重了百姓的生存負擔。
洛陽城外二十餘里,一架馬車正勻速往洛陽駛去。
駕車者,是身著單衣的雄壯漢子,臉色紅潤,儘管雪落甚急,但卻無一片能落到他身上,尺許之外便已融化消失。
若是有人看到這一幕,必然目露羨慕之色,讚一聲“好強”。
先天高手,護體罡氣雄渾,不懼普通刀劈斧砍,但有這等實力的人,無一不是大家出身。
馬車之內,是三個年幼的孩子,最大者不過十二三歲,小的約莫四五歲,還有一個居中的,七八歲的樣子。
此刻,年長者懷抱年幼者,正在出神。
黃巾起義爆發後,天子劉宏接受皇甫嵩的建議,解除黨禁,之前在黨錮之禍最受牽連計程車人終於得以還朝,而劉表便是其中之一。
劉表字景升,年少多才,與陳翔、範滂、孔昱、範康、檀敷、張儉、岑晊一起,號稱“八俊”,俊者,有才望之人也。年輕時代的劉表,曾參加過太學生運動,因此受到黨錮之禍牽連。
因為他是宗室之後,也還年輕,宦官們不好下手,但劉表也從此與仕途絕緣,不得不黯然回到家中,娶妻生子。
一晃十餘年,最美好的年華在山陽高平老家虛度,轉眼就過了而立之年。
三十二歲這年,黃巾起義爆發,因為當年的名氣還在,黨禁解除後,劉表被大將軍何進徵辟為掾,待黃巾起義被平息,很快又被授予北軍中侯一職。
在洛陽城裡安了家,劉表便打僕人回高平老家,把自己的三個孩子接到洛陽。
便是這馬車裡的三個孩子。
沒錯,就是三個孩子,劉琨、劉琦還有劉琮。
“劉琨!”年長的孩子思索著,口裡輕聲道,“不錯的身份。”
這人,赫然便是奇計。他選擇的中級世界,是《三國演義》世界。
整個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他最熟悉的,就是這個群雄輩出的時代。
在這個世界裡,他是劉表的長子,劉琦和劉琮的哥哥,劉琨。
劉表的起名水平還是不錯的,當年他自己不得志,對兒子充滿了期待,琦、琮都是美玉之意,琨當然也不例外。
君子佩玉,顯然他希望自己的兒子都是謙謙君子。
但他不會想到,在接下來的亂世裡,君子是要不得的。
這個世界的亂離人,需要的曹操那樣能平定天下給他們帶來安定生活的梟雄。
繼續翻閱記憶。
劉表在家裡的時候,親自教他們兄弟讀書,自己作為長子,待遇自然不同,功課還是挺多的。
母親三年前去世後,父親劉表尚未續絃,之前單人冒著危險趕赴洛陽,把自己兄弟託付給族裡長輩。這次得到實差,才派人把自己兄弟接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