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性格,若是有意和我們為敵,豈會不早做防範?”
“然觀其行,自其高中入仕以來,祝家就搬離了祝家莊,雖留下幾個人打理田產,但祝家幾人,卻再未回來過。”
“顯然,這祝家莊裡做主的,已經不是他們一家,而是另有其人,就算我們打下祝家莊,那位也未必會插手。”宋江分析道。
“公明哥哥所說,也未嘗沒有道理。”吳用想了想當年見到的那個少年,說道,“或者可以一試。”
“要不要和祝朝奉打個招呼?”晁蓋問道。
“哥哥不可!”宋江還未說話,吳用就勸阻起來,“我們若是直接攻打祝家莊,那祝彪還能裝著不知道,一旦打招呼,無論願意與否,他都不得不和我們為敵了。”
“學究說的不錯,哥哥,那位會不會出手,且讓宋江一試便知。若他真要大動干戈,哥哥大可把宋江交出去。”宋江說道。
“賢弟哪裡話,我等兄弟意氣相投,在大宋待不下去才上了這梁山,相互扶持有了今天,”晁蓋急道,“就算他是經略相公又如何,環慶路經略,還能管到京東西路不成?”
“就算他真率大軍來攻,我梁山以不下三十萬軍馬,又佔有地利,眾兄弟上下一心,還怕他不成?”
“是兄弟失言了,哥哥勿怪。”宋江立即道歉,“若哥哥同意,那宋江便走上一遭祝家莊。”
“兄弟且去,哥哥我坐鎮山寨,若有需要,會立即前往支援。”晁蓋說道。
……
話說這祝家莊,祝朝奉父子和欒廷玉雖然離開,但之前所練兵馬卻留下來近千人,在他們走後,自然有新人崛起,這練兵之法、禦敵之策也就流傳下來。因為這些年祝家莊越發興旺,軍馬頗多。
宋江要打祝家莊,卻不料才一上岸,就被人察覺,然後宋江一頭扎進祝家莊的包圍。若非石秀遇見一個好心的老人,指明道路,只怕宋江就折在祝家莊了。
逃離之後,宋江前往李家莊尋求破敵之策。雖然李應並未受傷,卻推脫抱病,依舊沒有見宋江。
祝家莊的情況聽他是知道的,背後的勢力更是清楚,雖然被祝家莊的人羞辱,但沒有出兵對抗梁山,已經是李應能做到的極限了。
現在的李應,可沒有上梁山的心思。
宋江尋李應不得,卻從杜興口裡知道了祝家莊的地勢,於是第二次攻打祝家莊,這一次,卻得扈家莊扈三娘率軍來戰,雙方互有勝負,僵持不下。
李應因為被祝家莊羞辱,不願出兵相助,但扈家莊卻不敢,他們只知道祝家莊的後臺很強,若是這次能幫了祝家莊,後續肯定會有好處,於是一丈青扈三娘率人前來支援,卻不料被梁山捉了去。
直到吳用到來,獻上裡應外合之策。
依舊是孫立抵達,以登州提轄轉任鄆州,聽聞師兄欒廷玉在此,因多年不見,特來拜訪。
儘管欒廷玉早已離開,但祝家莊有很多人都在欒廷玉手下待過,見孫立是其師弟,又是官軍,也就沒有防備,於是乎內外夾攻之下,宋江打破祝家莊。
打破祝家莊,因為忌憚奇計這個經略相公,宋江沒有大肆殺戮,只是誅殺了首惡,搶了祝家莊的糧食,掠奪了些人口上山,也算是給祝朝奉一家留了臉面。
倒是扈家莊依舊沒能逃過此劫,被李逵殺了個滿門,只有扈成逃離。
……
宋江第一次攻打祝家莊失敗,祝家莊的人就把訊息傳到了須城縣。
聽到這個訊息,這些天一直參加宴飲、醉醺醺的祝彪,頓時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