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春,為爭奪權力,袁尚和袁譚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雙方數十萬人廝殺了兩天,才最終散去。
這一戰,造成了雙方近十萬人的傷亡。
待二人大戰結束,奇計回到濮陽,立即發起戰爭,直接掃清了袁尚在大河之南的據點,與劉備隔江對峙。
奇計大軍殺來,袁尚再也無暇顧及袁譚的不敬,親自去信給袁譚道歉,邀請袁譚率軍赴黎陽,共御大敵。
即便心裡再不願,袁譚也知道,一旦奇計兵進河北,他所堅持的就再也無用,所以只能忍著氣率軍前來。
然等袁氏兄弟一到,奇計立即就宣佈撤軍,讓兄弟二人空跑一趟。
由於水軍進駐,遊蕩大河之上,所以袁尚想要從黎陽渡河,基本是不可能的,被死死的限制在河北。
想要南下,只有從青州。
但此時從青州渡河,也不那麼容易了。自荊州水軍到來,基本上算是把青州一分為二。也只有在大河較窄的地方,才偶爾有船隻來往。
否則,只是給荊州水軍送菜。
袁尚終於知道,當年父親為何要拼命打曹操、奪取大河之南了,就是為了能順利南下。
可惜自己一著不慎,放棄了濮陽大營,讓出了來之不易的河南據點,再想過去,就太難了。
沒有了濮陽大營,其餘各縣軍力孱弱,根本擋不住荊州軍,奇計一來,就全部投降。
如果鄴城有強大的水師,倒也不至於如此為難,可惜河北之人,善於陸戰,不習水戰,根本應付不來荊州水軍。
所以袁尚只能命人沿河尋找合適的渡河點,以待再進大河之南。
可惜,袁譚根本不配合,奇計才撤軍,袁譚緊接著就返回了青州,讓袁尚氣得跳腳,卻又無可奈何。
還未等袁尚從袁譚的騷操作中回過神來,幽州就又傳來訊息。
幽州刺史袁通大破遼西烏桓蹋頓,在代郡烏桓首領圖離的配合下,斬首十餘萬,俘虜十餘萬,一戰打垮了三郡烏桓的精氣神,不但蹋頓部被摧毀,就連烏延部、難樓部也在蹋頓覆滅後,在極短的時間裡被袁通剿滅。
至此,遼西、右北平、上谷烏桓之患不復存在。不僅如此,袁通還收攏了數萬烏桓精兵,實力愈發強大。
不但袁通,圖離也收攏了蹋頓的不少餘部,實力得到增強。
袁尚的嘉獎還未發到薊縣,二人又開始新一輪的征戰,幾次奇襲,打垮了東部鮮卑各部,吞併他們的部落。
袁通把人遷移到城立,增加人口基數,而圖離直接轉化為自己的部族。
“好,不錯,大兄做的很不錯,應該嘉獎。”袁尚終於收到能讓他心情愉悅的戰報,拿著奏表向審配、逢紀等人說道。
“大將軍,前幾年幽州送來的新兵,戰鬥力極差,可見袁幽州是把精兵都自己留下了。”沮授說道,“並不是幽州越強越好的,否則有可能失去控制。”
“呃……”沮授的話,讓袁尚開心的笑容凝固了,有些尷尬。
這沮授,什麼都好,就是吧太會說話,若非還需要依靠他來震懾四方,估計袁尚就打發他去坐冷板凳了。
“那朝廷也不能沒有一點表示吧。”袁尚有些惱怒。
他還是不相信袁通會背叛袁家。
“大將軍,名可給,權不可放。”審配建議道。
“也好,”袁尚點點頭,“擬旨,封幽州刺史袁通為鉅鹿侯,食邑二千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