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自然知道緊抓軍隊的重要性。
劉表敢放權讓奇計統領大軍,因為這支大軍基本上都是奇計所建,但袁紹可不放心讓兒子們去,而且幾個兒子也沒誰有這個能力讓所有人都服氣。
一旦他放權,以他現在的狀況,估計很快就會被人丟到爪哇國去等死了。
“不用爭了,此戰關乎國本,本將軍要親率大軍出征。”袁紹制止了眾人的爭論,“以朝廷的名義,敕令劉備出兵禦敵,否則嚴懲不貸。”
“以顏良為先鋒,郭圖為軍師,率先渡河南下,進駐濮陽,立下大營,不允出戰,待吾大軍到來再論。”
“傳令幽州、幷州、青州,招三位刺史調集兵馬助戰,招河內太守曹安助戰。”
袁紹開始下達命令。
……
“不能再拖延了,袁紹沒耐心了,”東阿城裡,劉備對眾人道,“不得不出戰了。”
“雲長,你率五萬大軍,前往東平國救援。記住,量力而行,能把東平國的軍隊帶回來更好,不行就確保自己的安全。不要著急,等袁紹出兵再說。”
有了劉備的“戰術指導”,關羽果然沒有救下東平國,只接應了一萬餘人的東平殘兵,和文聘打了一場遭遇戰,就急匆匆撤了回去。
此戰文聘又差點被斬殺,受傷不輕,靠著強大的軍隊才讓關羽顧忌,沒有死磕,否則後續大軍趕到,即便關羽是神通境,也討不了好。
等關羽返回時,袁紹已經在身在濮陽了。
奇計沒有任何猶豫,一邊派人前往甄城駐守,防備袁紹大軍,一面大舉出兵,迅速攻破範縣,和曹操、夏侯惇、劉磐同時撲向東阿。
他準備先把劉備解決,再去迎戰袁紹。
把握還是有的,劉備手下不缺猛將,但文士卻不多,奇計則是帶了大量的文士,包括荀攸、賈詡、郭嘉三個神通境,以壓制劉備軍。
結果也不出意外,劉備根本無力對抗三大神通境文士施展的精神技能,軍隊的戰鬥力下降的十分嚴重,又被奇計以優勢兵力圍攻,全力以赴之下,就算東阿城聚集了三十萬大軍,也很快潰敗。
對於敗軍,奇計緊追不捨,最後趙雲被留下來阻擋追兵。
趙雲很艱難的完成了任務,然而在黃忠、典韋聯手之下,又有陳到的白毦兵壓陣,殿後的軍隊盡皆戰死,就連趙雲也身負重傷而被俘虜。
劉備則趁機跑到了濮陽,歸入袁紹陣營。
奇計這邊完成了既定計劃,甄城卻差點被袁紹擊破。
得知奇計以大軍攻打東阿,袁紹立即抓住戰機,進攻甄城。荀彧、張昭、諸葛亮、龐統聯手之下,也不是袁紹謀士軍團的對手,城內又沒有了神通境強者,只能苦苦支撐。
幸好奇計來援及時,免去了破城之危。
戰鬥於是膠著,再沒有誰能速勝,只能拼底蘊。
這一打就是三年。
然後,袁紹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直接死在濮陽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