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絕了。
倒是劉備答應了。
說起來,呂布的徐州才是和袁紹的青州相鄰,儘管琅琊國是臧霸佔據,劉備的沛國和袁紹之間隔著曹操。
但劉備答應了,呂布卻拒絕了。任由陳宮如何相勸,呂布也沒有答應。
得不到回覆的曹操大怒,尼瑪都到生死之際,你呂布居然還這麼不上道,沒有任何猶豫,曹操親自與劉備會面,準備先拿下呂布,再與袁紹決戰。
除了劉備,曹操還拉上了臧霸和曹威,許以重利,讓他們共同討伐呂布。
如果實力允許,曹操恨不得把幾方勢力全部消滅,但實力不允許,就只能如此了。
四人聯手,呂布沒有還手之力,很快便被奪取了大部分地盤,奇計聞訊,就給呂布去了一封信,告訴呂布,如果沒了去處,可來壽春暫居。
不久後,呂布就被圍於下邳城內,苦戰十餘日後,知道自己無法離開,呂布就派高順、曹性護著自己的家小,突破重圍前往淮南,自己和張遼、魏續等人斷後,阻擋追兵。
選擇高順,不但是因為高順部實力強大,更是因為高順不會輕易投降。如果留下高順斷後,廝殺太慘烈的話,呂布擔心曹操、劉備不放過自己的家人。
相反張遼雖然同樣勇猛,但比較識時務,有勇有謀,會臨機決斷。到不可為時,他會投降,換取曹操放過自己家人。
至於呂布自己,他已經想到了結局。
估計現在,就算自己願意投降,就算曹操願意接納,劉備、臧霸、曹威估計都不會同意。
哪怕他是個神通境武者。
事實也是如此,呂布護送高順帶著自己家人突圍,告訴高順投奔襄陽,回頭就開始了最後的決戰。
這一戰打的天崩地裂,關羽、張飛兩個神通境聯手大戰呂布,都無法將其壓制,直到後來典韋也上場,這才將呂布擊落馬下,將其俘虜。
最終呂布被縊死,陳宮隨之赴死,張遼還是投降了曹操,換取了赤兔馬歸關羽。
曹操攻打呂布,袁紹還在商量要不要干涉,就已經結束。戰後臧霸投降曹操,曹操將其部眾調入泰山郡,把琅琊、東海、彭城給了劉備,曹威分得下邳國,曹操則是接管了老家沛國。
見曹操無視自己的好意,建安五年剛至,袁紹就派大將顏良攻打東郡,官渡之戰拉開帷幕。
先天巔峰的顏良悍勇無比,曹操聽從曹安的建議,從劉備那裡借來關羽,想要陣斬顏良,但關鍵時刻,被袁通所阻,功虧一簣,顏良只是重傷,慘敗而歸。
這下袁紹不敢大意了,劉備和曹操聯手,他還是很重視的,帶著大軍逼近官渡。
而同一時間,劉備自琅琊出,臧霸自泰山出,攻青州各郡,意圖逼袁紹分兵,減輕曹操的壓力。
劉備也很賣力,因為曹操說了,若劉備敢保留,他就放棄,放任袁紹南下。
這也是為什麼劉備願意借關羽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趙雲找來了,自己麾下神通境又多了一個。
青州各郡國敗的太快,袁紹不得不分兵,讓曹操堅持下來。
打了一年多,曹操也經歷了糧荒,但好在有曹威支援,挺了過來。
曹安曾想曹操建議斷絕袁紹的糧道,比如焚燒袁紹的屯糧重地。
但曹操調查後發現,袁紹的屯糧重地不止烏巢一處,而且都有重兵把守,只能作罷。
因為輪迴者的參與,官渡之戰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直到建安六年,相持年餘,官渡之戰依舊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