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列曹劉陣營,果然是“天意”。
常猛知道這個世界曹操是最大的贏家,後來統一中原河北,率大軍南下準備一統天下,身為曹操的侄子,自然近水樓臺。
但瞭解到事實情況才知道,曹操的處境很不妙。尤其是一個叫劉琨的輪迴者,佔據了南半邊天,對曹操的威脅僅在袁紹之下。
失去了汝南、淮南,失去了關中、南陽,失去了徐州,曹操還有可能打贏官渡之戰嗎?
就算能,南方的輪迴者會眼睜睜看著曹操翻盤而無動於衷?
這種局面,他也沒有什麼翻盤的能力,只能寄託於曹操自己。
畢竟,這可是“氣運之子”,總不能被輪迴者一逼,就直接掛了吧。
這種中級世界,他的實力還太弱小,影響不了大局,只能先提升自己的力量,所以必須掌控一支軍隊,這也是他來見曹操的目的。
……
固陵郡,朐忍縣。
說起固陵郡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但若提及巴東郡,那名氣就大的多了。
固陵郡是劉璋分巴郡而置,治魚復,也就是後來的永安,又稱白帝城,而朐忍則是固陵的重要城市,劉璋委任的徵東中郎將趙韙就屯兵於此,防備荊州。
趙韙本就是巴人,劉焉入蜀時趙韙隨行,可以說是益州的元老。劉焉死後,趙韙聯合益州上下,推舉劉璋為益州刺史。
在趙韙看來,劉璋性格軟弱,很容易控制,方便他們弄權。
但沒想到的是,劉璋才上位,就發生了沈彌、婁發等勾結荊州叛亂,這次叛亂被平定後,劉璋就以趙韙為徵東中郎將,屯駐朐忍以備荊州。
趙韙在這裡,一待就是數年,遠離了權力中心,似乎成都已經將其遺忘。
這是趙韙不甘心的。所以這兩年來,他一直積蓄實力,甚至控制了整個固陵郡,留給固陵太守的只有魚復這一座城。並且趙韙還和荊州取得了聯絡,約定互不侵犯。
他打算推翻闇弱的劉璋,自己做這益州之主。
“父親,您還沒下定決心嗎?”趙韙的府邸中,一個年輕人問道,“你要知道,這叛亂之事,拖得越久,就越容易洩露,那時若成都調兵過來,父親根本就沒有機會。”
“為父何嘗不知道,但尚未得到益州士人的支援,此時起兵,並無把握。”趙韙看著近期大有改觀的兒子,“遷兒,你有什麼主意?”
“叛亂哪有十足的把握?”年輕人趙遷道,“父親只要佔據幾個郡,自然有人影從,不願意的,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劉璋闇弱,這麼多年竟然被一個張魯壓著打,根本沒有能力治理益州。父親可聯絡張魯,共同出兵。只要有了自己的地盤,我們就能迅速強大起來,劉璋也無可奈何。”
“為父想尋求荊州的支援,你覺得如何?”趙韙問道。
“不可!”年輕人大驚,“荊州近年大肆攻取其他州郡,貪得無厭,他們勢大,若是參與進來,豈不是引狼入室,父親就算擊敗劉璋,這益州到底誰做主還不一定呢!”
“行吧,為父再考慮一下。”趙韙說道,“你如今也到了先天境,就去軍中鍛鍊一下,替為父看好軍隊。為父手下這些個將領,可不是能共患難的人。”
……
“建安四年,太晚了呀,早幾年多好。”辭別趙韙來到無人的地方,趙遷嘆道,“不過益州相對封閉,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都沒什麼大事發生,說明很穩定,若是能奪取益州,可以此圖謀天下,最不濟也能割據一方。”
這趙遷赫然也是一個輪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