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爺在鎮上的餐館,明面上自然不會和程寧有關係,所以開業程寧也沒有過去,倒是尋了機會帶著蘭花去下了一次館子。
不得不說,古代廚子的手藝十分不錯,再加上食物都是純天然的味道,倒是別有一番滋味,食客也大多是好評,不怕不賺錢。
下窪村這邊的秋忙也告一段落,二房正式動工建圍牆,但磚瓦房只能等開春之後了,否則新房冬天住不進去,日後容易返潮。
“要我說李氏你就是有福氣的,連閨女都這麼能幹,往後還愁沒好日子過?”
“可不是咋地,你家小五越長越壯實了,這都是兒女福呢。”
這次程李氏在家,自然是要供幫忙的人吃飯的,程寧不想家裡人太累,便找了兩個村裡幹活麻利,和程李氏也能處的上來的婦人幫忙。
農家一般都是換工,只管吃飽就成,幫忙的婦人也是圖個能往家裡帶點剩菜剩飯,能省上不少的口糧。
但二房沒有壯勞力,程寧便給來幹活的人一天十五文的工錢,飯菜油水也足足的,全村人都恨不能過來幹上幾天,還有人喊比過年吃的還好。
“兩位嫂子可別誇了,這丫頭啥都好,就是氣性大,像了她爹了。”
程李氏說這話的時候,半是高興半是傷感的。
閨女有脾氣也是好事,省的日後嫁人被欺負。
可自家男人和大兒子,卻不知道能不能回得來了。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家二丫是兇了點,可那天的事看的人心裡解氣!”
大壯娘壓低聲音說了一句,忙抬頭看向門口,見沒人才又道:“要不是二丫敢豁出去,你這回回來指不定就見不著這幾個娃了。”
都是當孃的,比起惡毒的婆婆,自然都希望孩子們好好地活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心思。
可孝字壓在頭頂上,很多事當媳婦的做不了,要不然就只能等著被休了。
聞言程李氏眼眶一紅,一旁的秀兒娘忙道:“大妹子你可別哭,讓人瞧見了不好。咱們都是做人媳婦的,雖沒你過的艱難,可誰家沒有本難唸的經呢。”
秀兒娘生了好幾個閨女,在婆家一直不被待見,過的日子比程李氏好不了多少,自然是羨慕程李氏的時來運轉。
可到底沒有生個兒子出來,秀兒娘也不敢讓閨女出頭,日子只能咬著牙過。
當初找人幫忙的時候,程寧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就怕程李氏被人擠兌,如今這三人倒是越處越好,往後也能走動一番。
等裡面換了話頭,程寧才端著一盆洗好的菜進門,對程李氏道:“娘,咱家要不要蓋個豬圈,再搭個雞窩?來年開春,也能養點東西。”
不要說養豬養雞味道大的話,身在農家這些代表著福運的象徵,要是不養點家禽會被人笑話女人不會過日子。
就算為了程李氏吃雞蛋不心疼,程寧也打算多養些。
“二丫是個會過日子的,這會豬崽子倒是還能抓,養上一年半可就是大肥豬了,少說能賣四五兩銀子。”
大壯娘立即接話,說起養家禽的事,幾人倒是都有不少竅門,話匣子也收不住了。
程寧無聲淺笑,看來給便宜娘找些事做是對的,免得她總是愁緒滿面。
自覺的接過炒菜的活,程寧心裡想著回頭問問誰家有小狗崽子抱兩隻回來。
家裡的情況,得有個看門護院的忠犬才成。
又忙活了幾天,兩米高的圍牆建好了,上頭按照程寧的意思,還在泥裡摻了些碎瓷片或是竹片,想要翻牆進來的人不見點血那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