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陳青牛翻身下床,將床頭櫃上的蛐蛐籠子掛在褲襻上,和宋檀兒一起走出了籬笆小院,出了迷霧風水迷陣,兩人沿著下山小路朝山下走去。
晚上的空氣清新,也很涼爽。
山間寂靜,不時發出瑣瑣屑屑的蟲鳴聲,令人聽著內心感到很是安寧。
宋檀兒一邊走,一邊對陳青牛問道:
“青牛,怎樣才算一隻好的蛐蛐!”
陳青牛微微思索,說道:
“第一耳朵,品相好的耳朵和頭絲需達到等粗,及耳朵的粗細不要粗於鬥絲,同樣鬥絲的粗細也不要粗於耳朵,整個耳朵本身或鬥絲本身也要等粗細。兩耳間的距離也要等寬,最好生長在頭部的兩側,這樣顯得頭部較為寬大。
第二頭色,蟋蟀的頭色指的是頂門上的顏色,關乎到蟋蟀打鬥的強弱、幼老以及健康狀態,一般品相較好的蟋蟀頭色光亮,品相較差的頭部帶有黑暈,通常感染過疾病,鬥爭性較差。
第三五官,蟋蟀眼睛以漆黑、突現、位置偏正的為最佳,這類蟋蟀的生性剛烈,好鬥。品相好的蟋蟀眼睛呈金色或兩眼呈不同的顏色,眼睛轉動靈活,擁有細長的觸鬚。觸鬚呈捲曲狀的蛐蛐,則為衰老,或殘次品!”
宋檀兒說道:
“我們要找的是叫聲好聽的蛐蛐,而不是好鬥的蛐蛐!”
陳青牛說道:
“好鬥的蛐蛐,自然叫聲好聽,這不矛盾!”
宋檀兒說道:
“那可不一定,就像是歌手,上了戰場不一定厲害!”
陳青牛咂摸了一下嘴唇,說道:
“檀兒,你說的有幾分道理,咱們爭取找一隻既好鬥,又叫聲好聽的蛐蛐!”
宋檀兒說道:
“好!”
陳青牛開口道:
“捉好的蛐蛐是有技巧的,先聽一下週圍蛐蛐的叫聲,這叫洗耳朵,因為不同地方的蟲出土有先後,品種也有差別,如遠聽一片蟲叫,近聽一隻蟲叫,可確定有好蟲。如近聽也是一片蟲叫,可以走了,一是蟲嫩,也是蟲小,不可能有好蟲。
發出三種叫聲的蛐蛐不能放過。
一、大叫聲不放過。
二、急叫聲不放過。
三、怪叫聲不放過。
大叫聲,一般光叫聲喉嚨就比其它蟲粗,青黃不可欺嘛、如果是大叫聲,別急,再聽聽是否是孤叫聲,所謂孤叫,就是與周圍的蟲叫不合拍,它是否起叫,完全是單獨的,如跟其它蟲一起叫一起停,便是黃叫也是小蟲,另外再聽一下,大叫聲必須起音低沉,中間激昂,再低下去停叫,不能突然高昂,突然停下,如突叫突停,蟲嫩嫩啦。
急叫聲、一般紫門裡的東西,常有急叫聲,黃、青都少聽到有急叫的,除非在打架被你撞上。
迪迪迪的急叫聲,叫聲雖清脆,但傳聲不遠,十米開外如能聽到急叫聲,這蟲一定很大、很老足,急叫聲雖急,一定要有停頓的節奏,如一味傻叫,沒完沒了,蟲尚嫩,厘碼有限,超過一斟半的不多。
怪叫聲,實際上,真正的怪叫聲,就是一聲高一聲低,一聲清一聲沙,有時聽準了是清口叫,翅膀拉了幾下就出現沙聲、啞殼聲。
這時,先停下來定下心,這種叫聲,不論青黃紫,或大或小都是能咬兩口的!”
陳青牛剛說完,聽到附近一處山坡上傳出了蛐蛐洪亮中帶著一絲沙啞的怪叫聲,面露喜色,心想這聲兒不錯,蛐蛐應該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