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韻是形上的東西,《周易》裡面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木雕作品是一種“器”,藝術家賦予作品之上的文化、思想、願望就是意韻,就是一種道。
木雕的意韻,“意”是自己的,是創作者的思想和傳統文化底蘊的體現,而“韻”則不完全是自己的,需要透過欣賞者的審美參與才能完成。
一件木雕,若是沒有意韻 ,便沒有靈魂。
陳青牛記得看《仙逆》,王林化凡,融入凡人的世俗,忘記了修行,開商鋪,吃家常飯菜,以木雕呈現一生所見,以凡人的心態體悟凡人一生。
生活如同清水,平平淡淡間洗滌著王林的心靈。
四百年的殺戮,他明白了生的含義,在三十年的化凡中,他知曉了生的意義。
這世間的事,始終難逃生與死。
第一次化凡,王林感悟了生死意境從而跨入了化神境界。
陳青牛看著這崖柏,構思了一下,準備雕刻一個持劍,站在龍頭之上,宋檀兒面容冷豔,霸氣側漏的模樣。
他蹲下身子,開始了對龍形崖柏去皮,清洗、脫水乾燥、雕刻、精加工、配淬、上漆等七個步驟的製作。
過了兩個多鍾。
陳青牛雕刻出了宋檀兒持劍腳踏龍的木雕,整個木雕栩栩如生,意韻十足,看起來很是精緻,毫無瑕疵,她看起來英氣逼人,冷若冰霜,十分霸氣。
宋檀兒看著木雕,讚歎道:
“青牛,你做的這木雕又美又颯,真是太漂亮了!”
陳青牛說道:
“檀兒,你說這一件木雕叫什麼好呢!”
宋檀兒微微思索,說道:
“就叫御龍女劍仙吧!”
陳青牛咂摸了一下嘴唇,說道:
“可以!”
之後,他起身,從直播杆上拿下了宋檀兒的手機,走到梨木椅子旁坐下,開始剪輯影片。
宋檀兒見剩下一些龍形崖柏的邊角料,對陳青牛道:
“崖柏有安神助眠,美容養顏的功效,你用邊角料給我做一個手串,我閒來無事,可以盤一盤!”
陳青牛說道:
“好!”
“我回屋裡了!”
宋檀兒說了一聲,朝屋裡走去。
陳青牛瞥了宋檀兒的背影一眼,微微一笑,低頭繼續剪輯影片。
過了一會。
陳青牛剪輯好影片,配上了一首《驚鴻》,上傳到了抖音號上,從梨木椅子上起身,去用龍形崖柏的邊角料給宋檀兒做了十九顆珠子,將其裝進了兜裡,朝屋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