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冰與溫室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冰與溫室 (第1/4頁)

在挖掘北進渠的同時。

這個河套平原的人口都被逐步遷移到陰山附近旳高地上。

當然,此時的河套平原也沒有多少人口,加上被降伏的草原部落,一共才9.7萬人。

不過不僅僅河套平原需要搬遷,黃河下游的其他沿岸低地,都需要進行遷移,避免被洪水影響到。

好在去年黃河下游平原,已經完成了8個湖區的改造,黃河兩岸的城市和鄉村都進行了重新規劃,不需要進行搬遷了。

更何況,黃河在冬季的徑流量並不多,只要河套平原搬遷完成,基本不會有大問題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工程隊伍,從黃河州各地趕到河套,這讓北進渠的挖掘速度越來越快。

不過這些工程隊伍並沒有全部投入挖渠任務之中,而是分出一部分勞工,根據河套平原的東部地形,將一些低窪地區堵住,避免黃河河水上漲之後,從這些低窪區域流到下游。

然後就是在一處容易堵住黃河的河道上,準備了大量的鋼結構籠子,還有大量石頭和麻袋,只要冬天氣溫開始低於零下5攝氏度,就開始將裝滿石頭和沙袋的鐵籠子推入河道之中。

甚至為了保證及時可以推鐵籠子下河道,還在兩側的高地上,建設了好幾條斜坡。

只要時間一道,就可以立刻將黃河堵住。

除此之外,這裡還準備了五十多臺蒸汽抽水機,一個電能的乾冰製造廠,可以每天生產50噸乾冰。

現在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冬天到來。

……

另一邊,銀川平原上。

這裡也在搞工程,不過這裡的工程,並不是挖掘引水渠道,畢竟賀蘭山西側的沙地高度,明顯高於銀川平原,而且賀蘭山也沒有陰山那種大型的低窪谷地,不存在引水進入沙地的先天條件。

這裡的工程是建設水庫、冰庫、風力發電場。

水庫、風力發電場可以理解,但是冰庫這種東西,對於銀川平原這種地方真的需要嗎?

其實此冰庫非彼冰庫。

準確來講,銀川平原建設的冰庫,還有另一個名字——人造冰川,這是一種古老又實用的技術。

西北地區的氣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夏季炎熱、日照時間非常長、水分蒸發量非常大;而冬季低溫、風沙非常大、水分蒸發比較低。

而西北地區的農業,又只能在夏半年進行。

因此可以在冬天的時候,在一部分地勢比較高一些的小谷地中,人為抽水製造冰川,然後覆蓋茅草之類的保溫層,讓冰川等到夏季需要的時候再融化,變成溪流的河水,可以用於灌溉農田和草地。

財大氣粗的人革聯,派出大量勘探隊伍,在賀蘭山找了大量狹長的小谷地。

小谷地的具體標準,就是寬度不超過100米,長度和深度不限制。

然後經過評估周圍的用水量、用水距離、相對高度之類,初步確定了15個小谷地。

這些小谷地會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變成一個個冰庫,冰庫的屋頂是可以拆卸的雙層玻璃鋼,冬天拆掉玻璃鋼屋頂,春天開始封頂保溫。

其實這個技術,在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也可以使用,好處就是將冬天無法利用的冰雪,儲存在冰庫之中,等到夏天需要的時候,再讓裡面的冰塊融化。

如果遇到夏天異常乾旱,那這些冰水是可以救命的。

根據設計,賀蘭山上15個冰庫庫容量,極限大概在2382萬立方左右,就算是儲存一半,到夏季的時候又融化了一半,還有550萬立方米的冰塊,相當於500萬立方米的水。

而北方地區的農作物需水量,冬小麥為260~400立方米/畝、小米為200~300立方米/畝、高粱為160~200立方米/畝、大豆為300~400立方米/畝。

500萬立方米差不多可以灌溉1.5萬畝冬小麥。

而且一個地區的乾旱,並不固定時間的,可能只是某一個月份乾旱,加上土壤中也有一部分地下水。

最新小說: 亮劍之獨立大隊 魔法始記 魂穿大熊貓,敢偷我竹筍! 從霍格沃滋開始的巫師之旅 乘風萬里 直播:我能發出死亡通告 民間風水秘聞 予你星塵 我明明很強卻不能開大招 如果你不喜歡我 團寵小師妹線上牽紅線 重生九零:病嬌大佬的天眼萌妻 特種兵從亮劍開始 魔門大玩家 港綜之我是警察 絲路情 我有個時空 重生成太子殿下的掌心寶 從葉問開始的諸天 歡喜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