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婆娘冷和一聲:“哼!小海狗,別聽你爹在放屁,待會吃多一點。”
一家人出現在寒風瑟瑟的小廣場上,整個難民營一共有500人,大家都是光頭,倒是沒有太尷尬。
很快他們熟練的排隊,之前亂插隊的人,被棍子抽了幾回,又餓了一頓之後,便老老實實了。
幾個炊事兵,在木棚子裡面開始分發食物。
不一會,就輪到了姚波一家,他們拿著大陶碗。
今天是糯米粥、煎雜魚、水煮海帶和葵菜。
大人兩大勺糯米粥,加上一點煎魚和水煮海帶、葵菜;小孩則是一勺糯米粥,但是煎魚和海帶、葵菜和大人一樣。
姚浪的小手,牢牢地捧著陶碗,對於從來沒有吃飽過的幼小心靈,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衝擊。
大家只能在棚子和屋簷下蹲著吃,這是難民營的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青壯和混子搶奪老弱的食物。
很多人已經佔好了位置,狼吞虎嚥的吃起來。
姚波一家子,來到幾個老鄉的一旁。
“姚大眼,給你留位置了。”
“趁熱吃。”
“呼呼……好吃……”
姚波也不停的吹氣,然後用筷子將粘稠的糯米粥扒到嘴裡面。
速度快的人,已經吃得七七八八了,一旁的老鄉姚大民,打了一個嗝:“嗝……如果可以天天吃上這樣的大餐,就算是他們讓老子當佃戶,老子也心甘情願。”
“你想的美。”
“老五,我聽說總督府要給我們分農田,你說這事靠譜不?”
姚大民看了一眼周圍的熟人,平靜的說道:
“你們怕個鳥?總督府給你們好吃好喝,就算是抽丁去打仗,老子也心甘情願,總好過在老家餓死,或者被賊兵殺了好。”
“那倒也是。”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們又怎麼會背井離鄉。
實在是這日子沒法過了,官吏刮一次、地主豪強刮一次、起義軍又刮一次,就算是韭菜也禁不住這樣收割。
特別是那些起義軍和隋朝反覆佔領的區域,那才是人間地獄。
而難民營裡面,一天兩頓飯,只要洗碗、打掃衛生、打一下軍體拳,如果可以呆一輩子,這些難民甚至一輩子都不願意離開。
吃中午飯之後,休息了一個小時。
咚咚咚……鐘聲又響起來了。
陸軍的十幾個宣講官,將所有人分成十幾批,帶到各自的區域去。
而所有的難民人手一本書,則是科道格物錄的第一冊“築基”。
別誤會,這並不是修煉武道的秘籍,而是教導拼音、簡體字、標點符號、生活常識和人革聯基本制度的教材。
在各自的教學區,不少難民都聚精會神,特別是好動的小孩,更是被父母棍棒糾正。
漢民對於知識分子的尊重,以及對於知識的渴望,絕對是人類中鶴立雞群的族群。
哪怕是窮苦的難民,他們也渴望自己的後代可以讀書,然後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