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競拍的是來自國內年輕畫家高凡的兩幅作品,相信大家在這幾天的展覽中,已經看到了這兩幅傑出的畫作,其主題是《面具》組畫,一共十五幅,要競拍的是其中《虛妄》和《痴愉》兩幅,起拍價80萬,每個競價單元為5萬元,請各位起拍。”
高凡的畫作,太過出色,高凡的名氣,又相對比較低,所以被用作開場。
很快,價格被抬到了雙倍,160萬。
舉牌的競拍者超過了15人。
勞倫斯對他們都有了解,一一告訴高凡,哪個是獨立收藏家,哪個是博物館的藝術顧問。
而後五分鐘,價格又攀升到了260萬。
這時一些因為興趣而進行競拍的收藏家,已經逐漸失去競買慾望。
那幅畫的確出色,是能讓人淪陷的大師之作,但畫家在他們眼中藉藉無名,投資有風險,萬一這位畫家的精彩技藝只是曇花一現,那就血本無歸了。
高凡注意到,齊格飛分別舉了兩次牌,分別是180和260萬時,這兩個場景有點冷場,各方似乎都在掂量值不值,齊格飛便湊熱鬧似的舉牌,像是個氛圍組。
“波士頓的收藏家很看好你的作品。”勞倫斯說。
又過三分鐘。
拍賣價格提升到了330萬,已經是起拍價格的4倍,因為拍賣得只是兩幅面具組畫之一《虛妄》,而拍賣師沒想到第一幅作品就翻出了這樣的高價,他表情專注,語聲充滿激情,不斷指著場中只剩下不到五位的競拍者,逐一報出他們的價格。
“335萬!12號競拍者出價335萬,還有沒有高過這個價格的?”
335萬,12號,還是齊格飛拍下的,齊格飛回頭向高凡露出一個笑容。
不過,這個價格又馬上被超過。
是加德納博物館的藝術顧問,他們沒有透過電話連線,而是到達現場,一方面是為了收購高凡的作品,另外一方面則想和勞倫斯商議明年在加德納博物館開個展的事宜。
見到這位加德納博物館的藝術顧問連續舉牌,把價格推到了370萬,齊格飛聳聳肩,放下了手中的牌子,這價格超過他的承受能力了,雖然覺得這是一次極好的投資機會。
“370萬1次!”
拍賣師語氣越發興奮,第一幅作品就翻了將近五倍,這在藝術品收藏領域也是罕見。
這時,一個工作人員來到拍賣師身邊,拍賣師聽工作人員講過後,露出有點難以相信的表情,他低聲確認了一下之後,這才宣佈:
“剛才有一位場外嘉賓,透過電話的方式報價,提出了450萬的競拍價格,現在我們的階段報價達到了450萬。”
場下坐著的競拍者們紛紛流露出意外的表情,電話報價這種方式,只適用於一些與主辦方長期合作的大客戶、博物館之類的,他們在主辦方處儲存了相當多的‘信用額度’和‘金錢額度’。
當然,這種報價方式的優點,就是匿名出價,無法確定出價者究竟是誰,而這個價格,450萬,已經超過很多人的預期了。
高凡看看身邊的勞倫斯,就瞧見勞倫斯也是一臉困惑。
“350萬是個合理價格。”他說,“加德納夫人願意出這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