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秋收才是自然規律。
想要在錯誤的時節,不可能種出東西的土地上有收穫,那不就是逆天而行嗎?
試問:不順應天地,能有什麼好結果?
必定是無功而返的。
和眾人一樣,他是準備等著看笑話了。
今日,劉浩並沒有露面。
不過想想也知道,自家宗門的宗主死了,瀏陽郡縣那邊可能已經炸了鍋了。
至於之後他們如何做,倒也可能是場大戲。
搞不好針對封疆的圍剿,會成為新一年,年關的主題。
…
…
沈木並不知道那些郡縣之間存在的彎彎繞繞。
甚至連文道學宮同意在大離王朝境內,開設第二座書院的事情都不知曉。
其實很多訊息,就如同大離氣運一樣,還沒等到達封疆,就已經結束了。
況且開建書院這種事,也壓根就沒人會想到有封疆縣什麼事。
可能排行不在前二十之列的郡縣之地,幾乎都沒有競爭的資本,更別說他們了。
此時,
眾人已經大張旗鼓的來到了縣城外圍的荒田邊上。
一眼望去。
盡是荒野枯草,廢土砂灰。
田地的面積不大,四塊區域加起來不足百畝。
看到如此一番景象,身後忽然有封疆的漢子無奈道:
“一晃也有日子沒來看了吧,竟然都敗成了這樣了?”
“這地本就是乾裂,不適應作物生長,時間長了沒人澆灌,更是沒有養料了。”
“這就算把土翻出來,也很難種的活吧?”
聽著眾人的話。
一旁曹正香和李鐵牛幾人,也是微微皺眉。
著實是感到了一絲困難。
倒不是因為這些田地難翻,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當下的時節也不對,入秋本來就不是耕種的時間。
春耕秋收才是正確的自然之道。
所以,這開荒好像天時地利,幾乎都不佔了。
“大人。”曹正香小聲說道:“入秋本就不宜耕種,違背了大道節氣,若是沒什麼把握,我們倒不如再等等,等過了年,若是能夠賺更多的大離氣運潤澤封疆,到時候再開墾也不遲。”
他的話其實很中肯了。
並且也是很多人心中所想。
如果不是封疆縣令他飄了,還真就沒別的解釋。
任何一個腦子沒壞的人都知道,耕種需要順應節氣,遵循自然規律。反著來不是就是逆天而行是什麼。
難不成還真以為自己是‘農家’的聖人不成?
而且《大道二十四節氣》的強大功法,就是當年農家的神農遵循節氣規律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