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長不住地拿盛長楨打趣,盛長楨只得求饒認輸,用喝茶來掩飾尷尬。
談笑了一會兒,徐文長忽然正色起來,沉聲問道:“小師弟,你對如今的朝局如何看?”
盛長楨也嚴肅起來,脫口而出道:“朝政早已糜爛!”
徐文長顯然對盛長楨的看法十分贊同,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覺得若要救危扶難,當務之急是什麼?”
盛長楨略加思量,緩緩道:“使百姓不飢。”
徐文長有些錯愕。
他以為盛長楨或許會說北境的蠻夷,會說朝中的冗官冗軍,或者是如火如荼地黨爭。
沒想到,盛長楨居然丟擲了這樣一個答案。
徐文長突然有些明悟了,自己雖滿腔憤慨,但始終著眼於朝堂,未曾關注過這大周真正的根基,黎民百姓。
可盛長楨卻一語直中要害。
徐文長不由地苦笑,自己為官數十載,居然還不如一個新科翰林,實在是諷刺。
盛長楨繼續道:“其實,要維持一個國家的存在很簡單,只要讓百姓不至於餓死,這個國家就不會輕易滅亡。”
徐文長從盛長楨平淡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內心深沉的悲切。
是啊,聽起來多麼簡單。
可要做到,難如登天!
盛長楨一開啟話匣,心情逐漸激盪。
這段時間的接觸下來,他與徐文長已成了忘年交,對他十分信任。
既然徐文長髮問了,那自己就把胸中的謀劃全盤展現給他又何妨?
“歷朝歷代,開國之君,無不實行均田免賦,然後可以有二三百年國祚。
但二三百年之後,便難免出現世家豪強,土地盡歸其有,平民無地可耕,天下民怨沸騰,焉能不反?
如果此時,能抑豪強、均田地,那便可國祚綿延,號稱中興。
如果不能,則國滅人亡,天下大亂!”
盛長楨一字一句,沉重悲切,猶如一柄重錘在徐文長心口不停地錘擊。
徐文長被盛長楨敏銳的眼光震驚了,沒想到這個初入官場的年輕人,看待國家命運的高度居然達到了這種程度。
閱讀網
他此刻也顧不得對自己身份的矜持了,急忙問道:“那要如何做,才能避免這一結局?”
盛長楨長嘆一口氣,辦法,能有什麼辦法呢?
即便盛長楨傾盡所能,也只能給大周朝續一口氣,等盛長楨死後,終究脫不了人亡政息的命運。
這就是封建王朝的侷限性,盛長楨也無力改變,只能在有生之年盡力緩解罷了。
他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太渺小了。
但他也有能做的,那就是引進像土豆玉米這樣等我高產作物,讓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飽肚子。
盛長楨來到這個世界十幾年,漸漸搞清楚了它與前世的區別。
總體而言,歷史脈絡變化較大,但山川地理卻是一般無二。
北邊冰天雪地,西邊有高山,東邊有大海,南邊則是溼熱的叢林。
長江洶湧,黃河濤濤。
盛長楨據此推斷,海外那些陸地肯定存在。
倭島,美洲,澳洲等地應該也都與前世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