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之上,諸位德馨耆老,還有孫盛兩家的族人,此時表情各異,不過俱是精彩至極。
盛家人自不必說,見孫志高那個混賬玩意兒捱打,心中別提多解氣了,恨不得衝上去親自動手。
孫家人則是表情古怪。
照理說,他們和孫志高同族,理應上去制止正在施暴的盛長楨,但遍觀在座眾人,竟無人臀部稍有抬起的跡象。
這在扇孫志高巴掌的不是別人,是盛長楨啊!
前幾日,所有人都還在為他瘋狂,為他歡呼,今日卻要與之對上,任誰心中都會五味雜陳。
而且,看看捱打之人和打人者的身份差距。
孫志高,秀才,有點名氣也有限,出不了宥陽就沒人認識他了。何況他沉迷酒色,早就荒廢了學業,再稱之為讀書人都勉強。
簡直就是讀書人眾的敗類。
再看看打人的盛長楨。
那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考出來的六元郎,任誰見了也要豎起大拇指,讚一聲年少有為。
這樣的成就,足以成為全天下讀書人的楷模,頂禮膜拜的物件。
兩人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盛長楨打了孫志高,眾人雖都覺得有些不妥,細想下來卻是又覺得理所當然。
論學識,盛長楨足可以當孫志高老師的老師,輪地位,盛長楨更是甩了孫志高八條街。
打人,又算得了什麼?
那不過是長輩教訓晚輩罷了!
啥?
孫志高二十五歲,是盛長楨的晚輩?
嘿,還真沒錯。
要是孫志高年紀雖大,但功名低啊。
一個小小秀才,面對堂堂盛六元,那就得俯首帖耳,任打任罵。
這就是士林之中自古有之的等級觀念,也算是舊社會的餘毒。
盛長楨對此暫時無力改變,他也不是那迂腐之人,能用的就用,不在乎其他。
《控衛在此》
今天,盛長楨就是以此,來挾制孫志高,讓他不敢反抗。
何況他還搬出了徐文長這座大靠山。
一旦孫志高有忤逆不敬之舉,盛長楨大可抓住這一點,在徐文長告他一狀,讓他秀才功名不保。